国事担当:北京一零一中渗入生命的自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3-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接受航天员题词 菁菁校园 校长郭涵参与奥运圣火传递
本版供图 严寅贤 印章 桂建民

    今年3月20日,是中国教育学会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就《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面向各省市学会和相关分支机构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而这天,正是北京一零一中(以下简称“一零一”)的70年华诞之日。从新中国建国前后到今天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这所学校在长达三分之二的世纪里所体现出的国事担当、全面育人的天下情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诠释着新中国教育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更是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样板。

    ——编者

    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成为“优质钢”

    ——访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郭涵

    本报记者 齐林泉 李萍

    与响亮的名号不同,北京一零一中浸润在圆明园波光潋滟的湖水灵韵之中,恬静、安然。面对喧嚣的时代,它已在其特有的轨道上走过了70年。在学校行政楼的二层会议室,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这座建筑围着的一方天地里,一株花树开得正盛。听熟悉这里的老教师说,这棵树并非人为种植,而是原先掉落的一颗种子,自然而生,自然而成。经历过风雨的洗礼后,反而生得比一般花树茁壮。

    创新进取 不忘初心

    记者:郭校长,您觉得70年的一零一文化给您的生命注入了哪些东西?17年执掌学校,您给这所学校的发展又注入了什么?

    郭涵:我回母校任职17年,一直心存感恩,想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它。只不过,这种回报,绝不仅仅止于学校对我个人的培育,我要用成就学校的努力,来回报一零一,回报国家——一零一中的前辈都是这样做的。还有,70年来,一零一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要用一本厚书来写,这是我感恩与回报的社会性因素和主动力。我们把今年校庆主题定位为国事担当,实在是因为它和一零一70年历史太相吻合了。我怀念第一任校长郝人初,怀念进城以后担任校长的王一知老校长和副校长文方,是他们让进城后的一零一永葆革命青春和红色底蕴,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我怀念我的前任校长王毓龙,怀念我的老搭档、时任党总支书记的王燕英等所有同仁,我们有共同的使命,沿着前人开辟的路再攀高峰。

    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力求让从一零一走出去的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成为一块“优质钢”,一直是我们萦绕心头并不断追求的教育理想。因为,一零一70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记者:多年来,一零一人始终屹立在改革的潮头。学校一以贯之的创新探索及其核心点是什么?

    郭涵:可以这样说,创新探索是一零一70年不变的发展路径。一零一的教育创新探索大致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校之初的因材施教探索。因为是战争年代,每个学生进校时的基础千差万别,年龄结构也相差悬殊,学校只能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一个教学计划,虽然不是特别规范,但是针对性很强,每个学生收获都很大。这种针对每个学生制定计划的做法后来便成了传统,应该说一零一的因材施教从那时就开始了。

    第二阶段是多样化办学阶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除开办常规教学班外,还分别开办了师范班、地方干部班、文艺工作班、文化补习班等特色班级,探索一所学校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同时,学校还进行半工半读教改实验:1965年,在王一知校长的带领下,经当时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批准,北京一零一中在初中、高中各招了两个班,进行全日制学校试办半工半读的试验,采取教师、学生、家长三自愿的形式,进行半日学习,半日劳动的办学试验。

    第三阶段是定向委托培养探索和一体两翼办学实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顾荣兴、王毓龙校长带领下,学校进行了定向委托培养的办学实践,开办了国防科工委子弟班,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远程教育网。学校提出“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一体,就是高质量地办好一零一中圆明园校区;两翼的一翼是指创办一零一中汕头分校,支持国家改革最前沿的人才培养,另一翼是指实施延安地区对口支援项目:每年接受延川地区选送的一批学生到一零一免费就读,同时为延安地区免费培养一批老师,以实际行动支援老区教育

    第四阶段是21世纪的新课改阶段,2007年学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成为北京市自主会考和自主排课的课改样本校,为全市的课程改革提供推进的样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初高中融通的育人模式、“年级+书院”的经纬式管理模式、多层次与多类型的多样化选课走班的课程实施策略以及一校五区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究实践。

    无论哪个阶段的创新探索,一零一一以贯之的核心点就是国事担当、全面育人的天下情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进取精神。

    自我教育 生态智慧

    记者:您认为学校的改革创新在课程建设方面有怎样生动的体现?

    郭涵:一零一在教育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首推课程建设。比如建校初期就开始的课外活动课程和课外劳动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功能,但力度最大的还是现在综合教育改革阶段的课程建设。学校以培养未来担当人才为己任,坚持自我教育理念,建构了以“自我教育”为核心要素的“三层八维式”课程体系,形成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深度融合的学校课程。具体讲,三层课程是指按学生的发展阶梯和发展需求,将课程纵向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能力课程、拓展研究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基础能力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与核心,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拓展研究课程包括博雅通识、学科竞赛、多元文化和研学课题,是对基础课程的深化与拓展,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个性化选修课程;实践创新课程包括特色书院课程、科技创新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校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等。八维则是指课程内容上将课程总体规划为八大领域三十二个系列的课程体系。其中八大领域是指数学与逻辑、语言与文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道德与伦理、实践与创新。

    在整体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学校加大了校本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学校大力拓展课程资源,与部分大学、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签署务实的合作协议,解决了课程资源的瓶颈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需求,调查和整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通过学生座谈与专家提炼,最终形成与学生个性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高度关联的内容,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方向。

    记者:对于在科技创新或人文艺术等方面有特别爱好和追求的一些学生,学校会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支撑呢?

    郭涵:学校对于特殊人才,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书院主题课程群。比如在以“钱学森理科实验班”为对象的科学主题课程群里有门科学素养课程,它由中科院多位院士和研究员共同开设。课程内容涉及相对论、化学工程、地外生命、遥感灾害监测、干细胞、中国“芯”、动漫IT技术、人类进化等,旨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

    记者:听学生说,一零一中的课堂一直是学生魂牵梦绕的地方,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郭涵:其实,课堂魅力就是教师魅力。一零一的魅力教师太多了,70年来始终如此。所以,形成了一零一中严谨、朴素、民主、高远的课堂文化。具体说来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教学风格、民主的课堂氛围、高远的课堂追求。

    老一代人如数学教师王树茗、体育教师梁学诚、音乐教师张连启等;今天的有语文教师严寅贤、英语教师毛筠、化学教师陈争、生物教师安军等。他们是一零一中卓越教师团队的代表,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对课堂心存敬畏,看是不经意间,却是匠心独具,引领着学生的魂牵梦绕。

    而学校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上世纪60年代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集中在解决课堂教学面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90年代主要进行的是“共振实验”课堂教学实践,即课堂上通过师生双向、高效益的思维活动,产生教与学的“共振效应”,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发展。2007年以来,一零一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借助大数据信息环境,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课例研究”的形式,开展自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多样化教学模式”研究。

    在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一零一的课堂教学研究已经由“模式研究”走向“内涵探求”,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态·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它是一零一在教育制度改革、教育策略转变的大环境下,以突出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的课堂追求,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态智慧课堂,提倡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坚持生态观、生活观、生命观,体现实践性、伦理性、创造性,最终形成民主平等、自然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生成的课堂形态。

    全面发展 回报社会

    记者:从您的谈话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校长期以来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自觉追求和执著探索,请问一零一中的这种使命感从何而来?这种使命感又是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郭涵:一零一的历史和传统形成了历代师生的家国情怀,持久不衰。革命战争孕育了一零一,一零一是我们党在老区创办并迁入北京的唯一一所中学。所以,社会上认为我们“根红”,也是自然而然之事。70年来,一零一师生有发自内心的家国情怀,“根红”孕育“苗正”。学校早期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革命家庭,很多学生因为战争失去了妈妈或爸爸甚至成了孤儿。但是,他们为自己的父母献身革命而感到光荣。所以,那时候实行配给制,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一切都是人民给的,将来要尽自己所能回报人民。建校后,历次战争我们都有师生参军参战甚至英勇牺牲。面对这样的历史,我们后人怎能忘掉自己的使命?

    当时旧教育系统不少人对党的教育方针持怀疑态度,觉得“土八路”办不好教育。可是,当年那些根红苗正的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非常刻苦,在学校进城初期的第一次文化课测试中,学校的“小八路”考得一点不比别人差。学校特别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他们的文体活动表现同样很出色。随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教育部和人民日报到我校进行长达半年的教育考察,认为我校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样板。

    在今天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成为首批课改示范校,我们成功举办奥运青年营,主动做好教育均衡,等等,其实就是学校文化的延续,它是学校文化的必然成果,如同文化影响一个人的品格一样。

    担当,是融进一零一师生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学生在学校时受到教育,要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后,他们立志要做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物。不用说从学校走出去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许多校友在各行各业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有很多毕业生,在我国的航空航天、两弹一星、军工装备、极地科考领域默默工作,甚至献出生命,但他们的功勋却鲜为人知。这没什么,他们在意的,正像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校史大联唱”中所言:“祖国需要我,走在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