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云南支教记
“什么样的鼓,配什么样的锣;什么样的紫苏,配什么样的田螺。”在北京飞往云南德宏的航班上,航空杂志里的这样一句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由此想到此行将要采访的首都师范大学支教大学生们。祖国西南边陲的那块红土地,其实对大城市来的青年学生并不陌生。1969-1979年,一大批上海、北京的知青们,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火红岁月。时过境迁,今天这些年龄相仿的北京青年,能适应边疆农村的生活吗?农村的中小学校,还欢迎支教的大学生吗?
四月的德宏,风和日丽;记者的心头,却疑云重重。
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
信息工程学院的陈巍文是首师大晨曦研究生支教团云南团的团长。胖胖的身材,眯眯的小眼,连走路说话都与杜海涛有些神似。
陈巍文还记得刚到芒市轩岗中学那天,学生们私下都在传着“杜海涛来支教了”。从此,他就成了学生们的“海涛老师”,真名反而没人再提了。
“海涛老师”来云南前,已经有过一次支教经历。那是在河北阜平县马兰小学,邓拓的女儿邓小岚女士在那里教音乐,坚持了十余年。
在首师大,他还是学校管乐团团长。那是生长在北京的他第一次去农村,没想到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还如此贫困。但山里孩子们的纯真,让他对农村、对农村人的感觉特别好。
对他影响更大的,是邓小岚。陈巍文觉得,或许那就是人格的力量,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次到云南支教,无疑也受到邓小岚的影响。陈巍文告诉记者,父母都很支持他的选择,但还是有些不放心,去年专门来云南看过他。
在马兰小学,陈巍文发挥了自己管乐团团长的特长。因为邓小岚的长期支持,马兰小学的学生们有了较好的乐理基础。陈巍文他们和小学生们一起排演了一台原创的管乐作品,参加了首师大建校60周年的演出,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但在轩岗中学,陈巍文干起了他的本行:当计算机老师。因为学生家里基本都没有电脑,他平时做的工作,是教学生用WORD软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电脑。“你们就使劲地用,电脑是不会坏的;况且,坏了老师也会修好的。”
基层学校往往需要老师一专多能。去年9月刚来的时候,因为学校英语老师要去参加国培,海涛教起了英语兴趣班。这学期英语老师回来了,学校又让他教篮球兴趣班。无论教什么课,学生们都很喜欢他。陈巍文告诉记者,很多英语兴趣班学生说是冲着他来的,一看他不教了,都很不高兴。
“在这里,我真正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陈巍文告诉记者,尽管他还没有对象,但已经把这里的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希望能给他们知识,给他们力量。
比普通话更重要的
去年暑假来云南前,徐彦龙得到的信息,是去中学当数学老师。认真准备了几个月,到昆明见到芒市教育局领导,才得知要去教物理。对一个管理学院的文科生来说,教物理是一个很大挑战。没办法,也得应下来。
还好,到了轩岗中学,安排的是教7年级的历史。这个年级5个班,他要教4个班。“教历史总比教数学、物理顺手吧。”徐彦龙安慰自己。但他心里很奇怪:这个学校到底缺什么老师呀?
徐彦龙是首师大话剧团团长。他把这个也用到了历史教学里。这里的学生以前都不喜欢学历史,他便让学生们来演一些历史剧,拍小短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说实话,每天都是背历史年代、人名地名,我也不爱学的。”徐彦龙说。
徐彦龙的“教学改革”小有成效。上学期期末,他所带的班统考总分、及格率在芒市排名第三。这是轩岗中学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好成绩。
教学之余,徐彦龙也要教课外兴趣班。他辅导的是播音主持兴趣班的学生,学生们学播音主持并非完全是因为兴趣爱好,更多的是希望藉此能上一个好高中。徐彦龙说,学生们找他辅导时,并不知道他是话剧团团长。很多人愿意找他,是因为他从北京来,普通话好。
辅导几次,徐彦龙就发现,学生们真正缺少的,是对场境变化的领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是对自身优势的自信。普通话标不标准,还在其次。
这,或许也是乡村学生最应该得到培养的。
埋下希望的种子
“走出大山”,在德宏短短几天的采访,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四个字。
德宏州委副书记鲁志坚说,这里的孩子很多没有走出过本县、本州,更别说是北京了。支教研究生们不仅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更激励学生们走出大山。
芒市三台山乡九年制学校8年级学生张世辉说,她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对父亲就是陌生的,母亲也不太想让她上学。首师大的老师让她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她也希望以后能走出大山。
支教研究生们有意无意间,也给孩子们埋下了走出大山的种子。
初等教育学院的李升在昆明东川区东川一中教3个班的英语,加上周六的补习,每周要带35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外,李升组织了英语演讲、配音比赛,去年还组织了圣诞活动。临来德宏的头天晚自习,她和学生们说要请两三天假,下课后几个学生很不安地围着她:“老师,你是要回北京吗?”“老师,我再问你几个英语题吧?”
音乐学院的焦琳在轩岗中学为我们上了一节公开课。她让傣族、景颇族的学生们分别介绍服饰特点、民族图腾,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音乐课结束前,全班同学跟随焦琳原创的MV,唱起了《花园桥南》。这是一首描写首师大风情的歌,焦琳曾在首师大毕业晚会上演唱过。德宏的学生们不仅熟悉了这首歌的旋律,对其描写的花园桥等北京风景也了如指掌。焦琳说,还真有几个学生说也要上首师大。
走出大山,会不会从此抛弃大山?支教研究生们告诉记者,他们没来之前也有过类似担心,来了之后看法全变了。
德宏与缅甸接壤。经过近三十年的经济大发展,现在德宏的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比缅甸高出一大截,很多缅甸人到德宏来学习、打工。或许因为相比缅甸来还不错,这里的学生其实没有多少走出大山的动力。
陈巍文和徐彦龙住在一个宿舍,也常常交流支教的体会。他俩告诉记者,不少学生初中没毕业,就投身“边疆贸易”了。因此,他们现在最想做的是让学生们打开眼界。“说不定这里面会有几个,真的考到北京、上海的呢。”
大学还能做什么
此次云南德宏之行,首师大党委书记郑萼也是第一次。每到一所乡村学校,她都会详细询问学生数量、课程开设情况,了解支教研究生的工作生活状况。郑萼说,首师大已有十多年的研究生支教传统,希望能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
看到研究生们与当地中小学生已融为一体,郑萼告诉记者:“孩子们需要他们,这对于他们深入了解教师职业,深刻理解教育事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都师大在云南支教今年是第三个年头。晨曦研究生支教团的足迹,已从省城昆明向德宏州府芒市、边城瑞丽延伸。
从芒市轩岗中学、三台山九年制学校,再到瑞丽银井小学,一路走来,本报记者发现,乡村中小学对支教研究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是对课程和教材的把握。乡村中小学的需求和支教研究生所学的专业,很难做到完全契合。即使是教所学专业的课程,也会遇到各种问题。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的高辰,在三台山九年制学校教的是地理课,应该说是专业对口。但高辰发现,学生们对外界比较陌生,比如讲中东和石油时,学生们完全没有概念。好在高辰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的图片和旅游经验可以分享。
二是教学之外的多种能力。信息工程学院的郭笑妍在三台山九年制学校教英语,同时担任行政办公室工作。郭笑妍说,乡村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是比较低的,学校档案基本都是手写的。平时她要负责上级要求的汇报和报表,还要经常帮老师制作课件PPT。今春开学,她还要担起劝学的任务。
在团中央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研究生支教已经探索出了较好的机制,首师大每年都有很多人报名。郑萼坦言,学习要好(回去还要读研),要有特长,还要能适应农村生活,这对志愿者的选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芒市教育局局长左安卫告诉记者,和过去相比,德宏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大为改善。在轩岗中学,三位支教研究生住在一套教师周转房里,有单独的卫生间和厨房。
问及支教研究生与半个世纪前知青的区别,左安卫笑呵呵地说:“过去是来接受再教育的,现在是来帮助我们的,很不一样啊!”
研究生支教团
全称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从1998年开始组建,1999年开始派遣,采取自愿报名、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方式,每年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中招募一定数量具备保送研究生资格、有奉献精神、身心健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志愿服务,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服务。
从2011年7月开始,支教团已并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基础教育专项实施,享受西部计划有关待遇政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