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如何成为高校“颜值”担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6-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年轻一代日常生活必需品,运用新媒体技术塑造高校形象是必须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是准确定位自身形象,把形象“立”起来。外树形象首先要凝练并建设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形象。这是外树形象的核心和起点。研究者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高校的历史、现状以及发展目标对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科学分析优良的传统和自身实力,凝练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再其次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等进行形象设计和建设,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院校,“我为祖国献石油”是石大人的主旋律。近年来该校策划了“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教育工作者塑像”“厚重石大——石油科技教育名师风采等口述历史”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在校友和师生的“两微一端”里广泛传播。

    二是发挥媒体协同合力,让形象“亮”起来。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不仅具有快速、海量、互动的优势,而且呈现的方式最为丰富,传统媒体中所有的信息元素(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都能在新兴媒体里便捷运用和呈现。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带给受众越来越强烈的现场感。认真研究各媒体的传播特点,细分受众群体,综合运用新媒体,打好组合拳,对于塑造形象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注重建立与社会媒体的联动体系,搭建起畅通高校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校内校外互动,公众与师生共鸣。

    三是善于讲好身边故事,让形象“活”起来。通过挖掘和推送鲜活的微故事使学校的形象生动感人。重点讲好三个故事——人物故事:展示大师的精神风范和人文情怀,展示中青年学者的学术追求,展示学生的生机与活力,展示校友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风采。历史故事:展示学校的厚重文脉和优良传统。景观故事:让每座雕塑会说话,一草一木都育人。

    四是持久开展形象传播塑造工作,使形象深入人心。高校形象建设和传播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紧紧围绕自身的形象设计,持续而系统地进行传播,才能使高校形象深入人心。

    为此要制订高校形象传播塑造的长期规划,精心组织策划,精心组织实施,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分阶段、有重点地进行传播,逐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

    五是完善突发舆情应对,把形象“护”起来。当前,高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高校突发舆情时有发生,高校如果不能高度关注各种潜在危机,及时研判并处置危机引发的舆情,就必将使其形象受到影响和损失。

    高校要维护其良好形象,首先要树立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依法办事。依法做好校园危机管理处置。其次,要建立完善舆情应急处置预案,有条不紊地应对舆情。再其次,要建立完善公众的交流和引导机制,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最后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争取公众的信任,修复学校的形象。

    注:本文为2014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项目“新媒体与高校形象建设研究”(批准号:J14SW5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