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应该啃一点难啃的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7-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实现工作室 图

    日本学者外山滋比古在他的《阅读整理学》中是这样看为什么有些人只喜欢读“读得懂”的文字,而见到读不懂的文字就头大、就逃避这一问题的:“大众传媒如果失去读者就无法立足,只好不断地用平易的写法吸引读者,读者也随心所欲,变得越来越懒惰。”快餐式阅读的弥散,使得许多人只喜欢读“读得懂”的文字,一遇上读不懂的文字便习惯性地放弃,这恐怕就是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却无长进的缘故。

    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如吃东西,读那些通俗易懂的文字如喝粥,几乎不用咀嚼就可以喝下去,这样读着读着,“牙齿”的咀嚼功能慢慢衰减了,“肠胃”的消化功能也慢慢退化了,于是稍微吃一点需要咀嚼的东西,不仅会感觉牙口吃不消,肠胃也撑不住。好嚼的东西,吃起来固然方便,但总是吃那些并不是件好事,得不到咀嚼的喜悦不说,身体也会受到影响。同理,无需推敲的阅读,也就难以体会阅读的乐趣,甚至还容易心生厌倦。

    一个阅读者,总是选择“读得懂”的文字阅读,思维就会一直在低层次上徘徊。回过头来看,许多“读得懂”的文字,也未必真读懂了。许多文字原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读得懂”的,因为每个人的言辞背后总有他特定的经历、思考与认知,这些经历、思考与认知往往是阅读者所未曾有的。所谓“读懂了”,也只不过是个人当时的体验而已。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书,甚至是同一段话的理解方式是不一样的,除了因为人类理解事物的方式本来就不一样,还与读者的个人禀赋有关,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生活的社区不一样,接受的学校教育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个人的兴趣不一样,让一个对足球毫无兴趣的人去读关于足球的书,即便写得再通俗易懂,恐怕他也没有兴趣去读。

    阅读的价值除了消遣更重要的是求知。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已知早已经无法帮助自己很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了,如果没有及时进补,早晚是会被这个世界淘汰的。总是不读难懂的文字,就无法获得知识的更新,也会阻碍自己的认知,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原有的框框中无法逃脱。

    一本我们原本不熟悉的领域的书,自己居然能够“读懂”它,除了侥幸,可能会与自己的人生阅历与近期的关注点有关。比如我读《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基因或教养》《脑的争议》《脑机穿越》以及关于大数据的书籍就是如此,这些书中专业性很强的那些东西,不一定非要去读懂它,但是作者在这些专业知识的推导下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调动自己的“社会资本”与“决策资本”来帮助自己扫除阅读的障碍。如果因为不熟悉就不去读它们,那么永远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在门外。

    我们的问题还在于只能用头脑了解书的内容,根本没想到要在生活中具体实践书中所说的道理。许多看起来难以读懂的文字,我们一旦联想到具体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时,就会觉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当自己有意识地运用书中提到的某个观点,介绍的某种新技术、新方法的时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消除“难读”的意识,转而满怀信心地读下去。

    在许多时候,阅读就如解码一样,急不得。希望很快地读完一本书,并“读懂”它,只是一种幻想。阅读需要联想和想象参与其间,要在文字的前后勾连中发现其内在的逻辑,进而寻找表达的脉络,判断文字的价值,获得新的认知。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会有无法理解的烦恼,但当我们硬着头皮读下去,读到后续的文字的时候,往往就会豁然开朗,原来道理在这儿等着!

    对具体的个体而言,毫不费力就能“读懂”的文字,往往是没有多大价值的。有阅读价值的文字,往往是要费思量的。像《理想国》《纯粹理性批判》《个人知识》《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这些书,对我而言,就是很难读懂的,但反反复复地翻阅,就会发现这些书中为读者提供了许多读懂它的路径,比如我可以从其提供的文献资料中找到就我现在的“个人资本”能够“读懂”的与其相关的书籍和文字,也可以在它的表述中回溯相关的历史,反观现实的世界帮助自己去解读它。这样断断续续读下去,也就慢慢可以“读懂”一点。

    阅读,其实和教育一样,都是急不得的事。当我们慢下来,“开始用内心的耳朵去倾听”的时候,就可以“无意中听到”作者以及书本中的人物的声音以及知识、技术、故事暗含的意义与价值。《理想国》《优雅的辩论》《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民主、专业知识与学术自由》《游戏改变世界》等书,我就是这样“听”过来的。

    许多难读的书,是要细细地读,慢慢地啃的。3万字左右的《康德论教育》,我前前后后读了十多遍,做了上万字的批注,爱因斯坦几千字的《论教育》可以说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句经典,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受。像《理想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爱弥儿》这样的教育经典以及《忏悔录》《逃避自由》《社会契约论》《思想录》《人性论》《乌合之众》《我思故我在》《世界通史》《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比较难啃的书,只要耐着性子去啃,多多少少还是可以进入并有所收获的。

    其实难与不难在乎心,真的想读,并坚持读下去,原本觉得“读不懂”的或许就“读懂”了,原本以为“读懂”了的还想回过头去重读。这就是阅读的乐趣所在。

    ■这个暑假我想啃的几本书

    《暴力与社会秩序:诠释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概念性框架》

    [美]道格拉斯·C.诺思/约翰·约瑟夫·瓦利斯/巴里·R.韦格斯特著 杭行/王亮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

    《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

    [美] C.亚历山大等著 王听度/周序鸣译 知识产权出版社

    《打开狄波诺的思考工具:从“思考水平”到“六顶思考帽”》

    [美] 爱德华·狄波诺著 许瑞宋译 (台北)时报出版社

    《权衡:批判性思维之探索之旅》

    [美]莎伦·白琳/马克·巴特斯比著 钟海霞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过程与实在》

    [美]怀特海著 李步楼译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