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给“不按套路出题”多一点掌声
“听说我的试题吓到了你们?这份试题出得有些偷懒,阅卷的时候,我意识到,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据媒体报道,近日,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傅元峰写给班上同学的一封信流传开来。期末考试结束后,傅元峰老师听说班上有一些同学认为期末考试出题太难,甚至在微博上抱怨,于是写了一封公开信作解释。
“不按套路出题”的试卷究竟啥模样?根据新闻,这门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只有两大题,第一题是根据课程学习,选择某种内在逻辑填空并作简要说明;第二题是论述,要求学生自己命制两个论述题,并给出答案。相对于常见的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一应俱全的试卷,这门试卷也许有些异样,可问题在于,谁说一张试卷就必须各种题型俱全呢?称此试卷“不按套路出题”,可什么是试卷的标准“套路”呢?说穿了,这试卷就是考了两道论述题而已,唯一的不同,是论述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而非统一指定。仅仅这点变化,就是“不按套路”,学生就被“吓到”了?果真如此,我倒是要被学生们“吓到”了!
对于考试,多少年来社会舆论似乎一直持嗤之以鼻的态度。很多人指责一考定成绩、一考定终身造就了很多考试机器,只会做题、不会解决实际问题。可我们的考试内容或者形式稍有变化,马上更多人加入指责的行列,岂不怪哉?教育因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并不奇怪,但教育更是一项专业化活动,包括考试在内的各种教育环节,如何实施都需要专业化进行而不是随意指手画脚。
教育当然需要改革,考试也不例外。事实上,课程考试改革一直都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考试?首先应该取决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高等数学和思想政治很难用同一题型,同样,现当代文学当然也没有必要跟大学英语一样考试。正如傅老师所说,他希望通过这份试题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希望学生们能把当代文学和当下社会热点相结合给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如此出题有何不可?一门文学院学生的专业课程,总不能和对中学生一样,只要求死记硬背作家的出生年月吧?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恰恰缺少这样指向思考的试题形式。
大学崇尚的是学术自由、自主办学,很多专业性课程的考试形式,学校也并不作硬性规定而由教师自主选择。其实在大学校园,不少课程最后都是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论文或者设计材料打分,而非以“传统”考试形式评定成绩。考题本无所谓套路,只要符合基本规范,如何出题是老师的自主权利。如果非要说套路,结合课程特点考出学生真实水平才是最根本的套路。对“不按套路”感到惊诧,其实表明大学考试的灵活性还很不足,尚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所以面对“不按套路”的试题,学生要学会适应,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能力是否欠缺。社会更要学会适应,要以对教育的敬畏之心,宽容和支持大学老师们为改进教学效果而作出的努力与尝试。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