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大工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3月3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经过位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部长通道”时,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回答记者提问。陈宝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我们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要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是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

    三个工程的概括,言简意赅,语重心长,阐明了在学校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我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诗词的韵律里,在浩如烟海的文献里,在历史人物的背影里,有我们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是我们的“语调”和“声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事关中国人精神底色的大工程,一定要有主渠道意识。教育要做的事情很多,其中很要紧的就有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学校教育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突出优势,也理应是主要渠道。因此,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明智之举和最优选择,即覆盖教育的各个学段,融汇到我们教材体系中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三个工程实施的过程,就是加大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比重的过程,这是时代的要求和给予教育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我们教材里的比重是多少,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频率是多少,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尽管这个比例需要研究,需要拿捏好,才能更好地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学生;但像删掉教材中的诗词等举动,无疑是一条“去中国化”的悲哀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是时代走到这个时刻的必然选择。

    三个工程的根本,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血脉里。“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而要在这条路上走得远,就不要忘了创新。要通过教育体系的创新计划,切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近年来,教育部联合中央电视台打造了《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大型电视文化节目,联合光明日报社组织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或面向社会,或面向校园,激起了人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犹如星星之火,正孕育着燎原之势。

    有了学校教育这个主渠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底子才能打得牢。然后,我们还要考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连续性问题。在从学校到社会的人生转变中,知行合一的实践,才是最好的教育效果的检验手段。在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外,要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不能仅仅把目光聚焦在校园里,离开了社会文化土壤的培育和在国际交流中文化自信的培养,学校之内的教育很有可能沦为“孤岛”和空中楼阁。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们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作为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教育人要承担起这个光荣使命,开足马力,铸造好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和打底色工程,落实好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作者张树伟,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