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斜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3-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女儿出生后,我和妻子十分关注她的成长,和大多数父母一样,希望她也能赢在起跑线上。我是当老师的,跟她唠嗑的时候就说些成语之类的。妻子是搞音乐的,她跟女儿玩的时候也总是弄一些高雅的。我们发现,女儿对我们所做的并不感兴趣。我们一厢情愿地做,她却自顾玩她的,有时哭上一两声,似乎表示抗议。

    妻子的表姐是大学老师,她的女儿早于我女儿一年出生,育儿方面比我们有经验。假期,她们从外地回来,来看我们,我们顺便向她取经。把我们的想法和做法跟她说了,她很是惊讶。她说:“这样不行,你们这种强加硬灌式的做法太高、太大、太空、太难,这么小的孩子哪里能接受得了,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你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咱们小的时候,不是也爱看动画片和童话吗?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你得给她搭个斜坡,让她自己慢慢往上爬。”

    表姐走后,我们换了方式和女儿交流,我也不高大上地给女儿讲成语、典故什么的了,我一个大老爷们儿,压低着嗓子变换成小孩子的声音,给她讲《三个小猪盖新房》的故事,讲的时候还不时帮女儿做做抚触,拍拍胳膊,抬抬小腿。女儿虽然听不懂,但我明显地感觉到,她和我的交流越来越多了,小嘴嘟成跟小鸟的嘴似的“啊啊啊”地喊,一边喊着一边蹬着小腿儿,看上去开心极了。

    妻子也是,在放些轻音乐之后,放几首小臭臭唱的《感恩有你》《我会听话》等歌曲。小臭臭唱的时候,妻子两手支起,脸对着脸弓在女儿的上方,也用童音左摇右晃地跟着一起唱。有一天,我们发现,女儿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嘴嘟得高高的、脸红红的,“啊啊啊”地喊个不停,很是着急的样子,眼角还有眼泪流了出来。我知道这并不一定是她感动,而是和我们互动时着急的一种表现。

    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便还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她的眼中也有适合她自身成长的方式。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强加硬灌不一定会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给孩子搭的台阶太高,孩子迈起来费劲,难度大了,就不想去迈了。真正会教育的父母要懂得教育的斜坡理论,在成长的台阶上搭一块斜板,孩子沿着斜坡一点一点向上爬,是不是就轻松多了?孩子不累,父母不也轻松吗?

    (作者:张念龙,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