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新闻的艺术表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丹平 华南理工大学宣传部长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高校新闻宣传的一贯要求,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在大学校园里涉及思想政治的“刚性”新闻往往点击率偏低,传播的覆盖面和效果不甚理想。如何改善大学新闻宣传使之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把刚性理性的条文,与柔和感性的故事相结合,即把高冷概念嵌入感性的故事,把宏大叙事锚结身边的生活,把系统理论黏住受众的兴趣,做到情感上有共鸣、期待上有共振,增强新闻宣传的“代入感”,戳中读者的痛点、泪点和笑点。

    高冷概念具象化。对于主旋律的概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果仅仅满足于转达理论政策,那么所有的报道将会是千篇一律。而好的故事是要展现某一具体事件的独特性,必须通过现场情景和细节的再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让人喜爱和认同故事角色,减少负面认知反应,从而获得感染人心的力量。要扎根基层,深入师生,寻找身边的典型人物,通过立体丰满的形象塑造,发挥春风化雨的作用,让读者从故事中自行“脑补”,去获知、去理解、去寻找高远的意义,而非搬出一堆抽象的概念,让读者随意参照现实的体验,随心所欲地去随意解读、解构意义。这就好比是,我们要为读者提供一个可口的水果拼盘而非是一把营养片,让其自己咀嚼品咂其中的滋味、吸纳其中的营养,不用捧着一堆药片心存疑虑。

    宏大叙事在地化。一个国家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关键的历史节点,集中展现了一个国家的品质和价值追求,是建立家国认同的重要介体,理应成为一个国家的共同记忆。它不可避免地会反复出现,如何防止年年岁岁花相似,成为老生常谈的例行公事?校园媒体要推陈出新,联系性挖掘,时代性表达,让宏大的叙事与斯时斯人斯土锚结起来,让其可亲可敬、触手可及。藉此建立血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防止宏大叙事空心化,以致浮在表面与师生形同陌路。近两年华南理工大学在这方面有一些探索和实践,比如深入挖掘一些重大的纪念日,相继推出了华南理工与一二·九运动,华南理工与长征,华南理工与建党伟业,华南理工与中山先生等一系列深度报道,纵深挖掘校史,展示了深厚的办学历史,延续大学绵亘的文脉,与时代精神相脉动,使宏大的精神呈现寓于感性的叙事中,让师生们喜闻乐见。

    系统理论碎片化。对于理论的普及性新闻宣传,不能等同于专门的理论教育。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移动终端正在加速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促使信息内容进一步朝碎片化发展。居高临下、长篇大论、体系森严只会让绝大部分人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直接面对师生,如果还坚持“刚性”的面孔,那无疑就形同于自废武功,主动关闭了弘扬主旋律的声道。基此,华南理工大学尝试综合运用数据新闻、视频新闻等多种形式,不贪多求快,但求能“搔到痒处”,提升用户黏性,做到细水长流、久久为功。对于确实有必要进行全景展示的部分,也放弃了大段照搬,注重提炼关键部分,结合图像表格,让理论框架一目了然。

    归根到底,“刚性”新闻主要涉及的都是一些“高大上”的题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理论性,重大的政策性和普适性,更多的上层建筑方面的内容,但我们却不能让它曲高和寡、大而化之、上气不接下气,让人味同嚼蜡,而要辩证地考虑普遍性和特殊性,共同性和差异性,通过具象化、在地化和碎片化的表达,艺术地讲好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