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如何实现“1+1>2”?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4-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破解“择校热”,让老百姓从“不能择校”到“不需择校”,是当前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挑战。2014年,长沙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集团办学的实施意见》,完善对口帮扶、捆绑发展、委托管理和“多校推一”等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力促集团办学由“贴牌”向“贴心”转变,由“输血”向“造血”提升。目前长沙城区现有优质初中40余所,城区优质学位占比超过75%,学生家长选择空间更大,由过去扎堆少数几所“名校”,逐步过渡到更多地选择身边学校就读。

    促进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连锁,集团主校秉承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情感融合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注重学校之间的民主协商,营造和谐共进氛围,进而将深厚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管理文化有机融入每所对口帮扶学校和委托管理学校,绝不是简单强加、被动接受。对口帮扶学校主动学习借鉴集团主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校园文化,在已有的办学基础上取长补短,逐步提升办学水平,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美美与共;新建学校无需“万丈高楼平地起”,可以直接将集团主校的管理制度和历史文化进行有机复制和移植,减少探索,避免走弯路,开办之初就可以赢得老百姓认可,成为新的名校。

    构建教师交流的绿色通道。以前由于多种原因,教师交流瓶颈难以突破,实行集团化办学后,我们运用教师对集团主校的认同,实行双向交流,集团主校派出管理人员或骨干教师到成员学校参与管理或任教,编制仍留在主校。由于身份没有改变,且有“上升”空间,干部和教师乐意交流。

    集团内教师的双向交流激活一江春水,一方面给集团内教师提供更加宽广发展空间,有效解决集团内教师的职业倦怠;另一方面,名校骨干教师交流到被帮扶学校,给被帮扶学校带来新鲜血液,产生“鲇鱼效应”,带动教风校风有效转变。

    推进办学特色的百花齐放。为了避免集团内每所成员学校同质化发展,集团主校带领每所成员学校准确定位,结合区域优势统筹发展特色项目,逐步形成各自办学特色,促使集团内每所成员学校百花齐放。仅以体育特色项目发展为例,长郡教育集团对每所成员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师资配置,每个成员学校集中精力各自发展优势项目,避免了内耗。正是由于集团内部长远规划,构建初高中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既节约管理成本,又充分发挥集团发展优势。

    实现教育教学的合作共赢。长沙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冠名,而是将教学管理、师资培训、教研科研有机融合,力求在现行体制不变、学校法人代表不变和学校拨款机制不变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五统一”:统一教育教学管理,统一师资调配,统一教育教学改革,统一教学质量评价,统一宣传口径。办学成效立竿见影:近年被帮扶学校和委托管理学校的中考合格率大幅度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初中毕业考试成绩6A学生的分布,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几所名校到全市几乎所有的初中都有。

    (作者卢鸿鸣,系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