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会而学 为学而教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4-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丁贞春,济南市永长街回民小学书记、校长,本科学历。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市中区教学能手。她坚持“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学校开设了“翰墨书辉”“读经诵典”等多门特色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多年带领教师致力于小学课堂改革研究与实践,创建了“乐学型学本课堂”学习模式,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济南市永长街回民小学创建于1930年,位于具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西邻。坚持“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育人宗旨,发挥“孔子学堂”“石京书院(以老校友欧阳中石先生及夫人张茝京女士名字命名的书院)”的作用,让学生读经诵典、习练书画,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身心,修身力行。近几年来,学校在丁贞春校长的带领下,秉承“为会而学,为学而教”的办学理念,践行乐学教育,大胆进行课堂改革,经过七年的执着探索,创建了“(QTW)乐学型学本课堂”学习模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迅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享受到了优质教育。在此后的日子里,学校迎来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同仁。为解开“拳法”的套路之谜,陶继新先生前往永长街小学,通过与丁贞春校长的对话,解读了其乐学课堂的密码。

    巧取支点 撬开课堂改革大门

    【丁贞春】我校创建于1930年,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进入新千年后,受周边环境、择校热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数量骤降,优质生源减少,加之部分骨干教师远谋高就,教师年龄偏大。课堂上,学生思维不活跃,表达不积极,启而不发,心绪漂浮。如何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打破沉闷课堂,树立学生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为学校要破解的一大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创建了“(QTW)乐学型学本课堂”学习模式(以下简称“乐学课堂”)。

    【陶继新】开拓者,总是不惧困难。你们学校当时形势如此严峻,要想“起死回生”真有点“难于上青天”。一般人处于这种情况下,多会不思进取、怨天尤人。可是,你们为什么坚持要变?因为您与老师们心中有孩子,有对教育工作的忠诚。而孩子们只有一个童年,你们要让孩子在人生美好的年华在学校里学得快乐并学有所得。可以说,珍视童年是一种价值立场,且影响力深远。孩子们收获的不只是当下的幸福,更会将这种幸福延伸到他们未来的生命中。这种正向的发展动力,恰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实证明,你们鼓足力气,不但“变”了、“通”了,还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丁贞春】面对困难,我们学校一班人没有畏惧和退却,而是针对实情,全面思考,系统分析。我们认为学生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如何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是我校寻求新路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在师资、生源、家长、社会等众多变量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最终目的,而课堂,这一师生共处时间很多的场所,就应该成为变革与发力的主场。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为此,确定了“以课堂改革为支点,撬动学校新发展”的基本思路。

    【陶继新】课堂,不只是教授知识与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师生智慧碰撞的生命场,是孩子心灵愉悦与人格升华的道场。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关键场域就是课堂,什么样的课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具备正能量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才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必由之路。任何改革,选点极其重要;选好课堂改革这个突破口,则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实现学生多方面素养的提升,走向生命的灿烂。

    【丁贞春】选准课堂改革这个支点后,如何“撬动”出良好的开端乃至新的辉煌呢?首先引领干部教师高度认同,及时跟进。我校团队文化中很闪光之处是“师德好,朴实无华”,只要是对学生有利的事情,能很快达到思想一致,并能迅速落实,这是我校课堂改革成功的关键;其次,是目标定位准确,措施有效,方法得当,使改革没有走弯路。

    【陶继新】我不但为您的使命感所感动,也很感慨于您的智慧。因为全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者非常多,可真正取得丰硕成果者却“几希矣”。如果头脑一热,不假思索地“干”了起来,往往会步入失败的怪圈。尽管改革有时要付出失败的代价,可每一次失败对学生的人生成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可喜的是,您既热情积极又进行了科学思考,所以,才有了后来改革的成果。

    【丁贞春】科学分析,果断决策,稳步推进,是我一贯的工作风格。在提出课堂改革之前,我就认真分析了课堂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师资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当时我校教师的平均年龄43岁,骨干教师比例较少,在理解和运用新的教学技术方面,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对学校、教师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陶继新】年龄较大的老师,多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维定势,改革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挑战有时会带来阵痛,可也迎来自我蜕变与超越的机遇。前几天到你们学校听课的时候,就有慕名而来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等三个区县的教师,他们认真学习你们的改革经验,而且个个颇有收获,满载而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你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但使你们学校的老师及孩子们有了很大的收益,还让更多学校教师“学而时习之”,去推动更大范围的改革。

    精选路径 生发课堂巨变之势

    【丁贞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前几天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向各位教育同仁展现了学生的精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精心呵护学生成长,把课堂当作主阵地,准确把握学情,找准薄弱点,一点一点锻炼、培训、指导,不断积累学生亮点,不断壮大学生成功,努力使学生瞬间的精彩化为发展的永恒。“生表师内”是很好的诠释。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学生这一当仁不让的主角,而良好的表达和适切的沟通,则成为学生个体发展和团队进步的凝合剂和推进器。面对我校学生家庭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实际,把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当成大事来抓。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忙于生计的家长无暇与孩子交流,家庭读书氛围也不浓厚,导致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够丰富,思维打不开。所以,在乐学课堂中,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充满自信地“放开说、学会说”等素质的训练和培养。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陶继新】“让学生放开说,学会说”说得好!我在参加一些全国大型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时发现,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畅所欲言、大胆而言者,并不太多;这些当地名校的学生,何以说得这么少,甚至说不好呢?关键不是遇到了大场合不敢说了,而是平时没有形成大胆说的训练与习惯。其实,在孩子与同伴玩耍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表达的需求,甚至是比较强烈的需求,其中也不乏语言天才。可由于在很多课堂上,教师的满堂灌剥夺了学生说话的权利,尤其是剥夺了学困生说话的权利。久而久之,上课的时候,学生就很少说话,甚至不说话了,六年下来,绝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得了“失语症”。更可怕的是,由此还扼杀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非但不再快乐学习,反而视上课为心力交瘁的苦役。再看看你们的孩子,完全是另外一种形态。前些天听你们的数学课,那个作为“学术助理”的小女生,落落大方,从容而谈,整个课堂上,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张弛有度、舒卷自如。特别是在调动学生质疑问难方面,简直达到了极致。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岂虚言哉”?孩子天天如此上课学习,该是何等的幸福! 

    强化措施 推进课堂改革进程

    【丁贞春】认识到位、理念提升后,就要发力推进。主要采取了行政推进、活动推进、专家推进和评价推进等策略。

    在课改初期,制定了“五个一”行政推进机制,班子成员全部深入课堂,每周人均听课节数达到二十节以上。干部教师的坚定决心和超强执行力,使课堂改革如火如荼,教师们义无反顾地进入了新模式实践操作阶段。

    【陶继新】只有当老师们自行成为教学改革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其才有能力和动力以方法为手段实践新课堂。就此层面来说,你们的班子成员不但形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共识,也下定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改革决心。而班子成员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号召,还会形成一种“不令而行”的推动力。因为老师们对于领导所说,不只是“听其言”,更会“观其行”,然后才会采取相应或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的。看来,真正进行大的改革,需要的不只是决心与信心,而且还要有教育的智慧。

    【丁贞春】活动推进主要开展了“系列课堂研讨活动”和“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课改初期和中期,开展“流程达标课”等系列活动。后期主要进行同课异构等活动,使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陶继新】课堂改革需要领导的重视与理论的指导,更需要群体的积极参与。只有当改革成为师生自己想做又做成的事时,才能在他们心里定格为一种不再衰竭的力量。而一系列的活动推进,激发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品尝到改革的艰难与喜悦。同时,你们并不是停留于外显的层面,而是从模式构建的那一天起,就有了长远的发展目标。不是一次抵达,也不可能一次抵达;而是阶梯型发展与内涵性转向。这样,就有了改革的计划性与纵深感。当然,不是因为一时的课堂热闹景象而急忙传播“经验”,而是扎实深入与持续不断的探索,从而形成具有生命张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样态。这个时候,你们未必“广而告之”,却自然而然地拥有“四季”,拥有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丁贞春】为保持教师的研究热情,仅靠学校内部不停的实战是不易实现的。因此,要不断增强教师深入研究的新鲜感、趣味性,持续激发教师的活力,让教师乐此不疲。课改中期,打开了校门,“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多种学术交流活动,让研究始终成为一潭活水,不断深化发展。

    【陶继新】“走出去,请进来”不但开阔了老师的视野,增加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更让他们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当其价值得到更多人认可的时候,就会在心里升腾起一种自信心与自豪感,从而内化成一种继续努力的能量。同时,在更多地方交流与展示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会在不同的舞台上,发现其他地方老师的可取之处,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择其善者而从之”。于是,其教学水平就不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滑移,而是不断地提高、升华与跃迁。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强调在交流过程中建构知识,知识是学习者与他人磋商互动的社会建构的结果;成长,即成为老师们自我追索与价值实现的过程。当他们能够聆听到自己生命成长拔节声响的时候,才能拥有一步步迈向“更上一层楼”的心理企望与实际行动,也才能拥有一种盎然而超脱的姿势和永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丁贞春】专家推进。课改的不同时期,邀请不同专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使研究的层次不断攀升,不断地为教师答疑解惑,避免教师出现无法操作、停滞不前的尴尬局面。

    【陶继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会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老师们可以自行解决,有的问题则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再请相关专家来讲的时候,便做到了“有的放矢”。这不但可以及时地解决问题,也会增强老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尤其是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有针对性的培训”中冲出围困。这样,不但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让他们以强大的优势领先一步。

    【丁贞春】如何让课改始终是“进行时”,还采取了评价推进。制定了新的课堂评价标准来评价课堂。还增加新的标准评价教师业绩,在教师的评优论先等评价中,把乐学课堂的质量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意在让教师把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课堂改革的研究中,放在全面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