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劣势”也可变“优势”
在沣水镇高炳村的一处小山坡上,26名老师和来自周边5个村庄的119名学生,组成了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最偏远的一处乡村小学——沣水三小。像这样全校不足400名学生的小规模学校,在张店区还有10所。
“规模再小,哪怕是只有几个孩子,也应该享有与其他学校一样优质的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行动中,面对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出现的这些“麻雀型”学校,张店区教育局局长李纯永认为,“小规模是劣势,但也可以转化为优势。”基于此,2016年该区围绕师资配置、课程设计、特色挖掘等供给侧精准发力,为全区小规模学校走出发展困境装上了“强力引擎”。
近年来,张店区在办学条件等硬件方面已经基本了实现“农村城区一个样”,同时在软实力建设方面也加足了马力,为小规模学校进行了一番“强筋壮骨”。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学校小而弱的现状,必须从优化校长队伍开始抓起。张店区从2012年开始对全区农村学校创新实施“业务直管”后,打破行政级别限制,面向全区选派优秀校长到各村小及薄弱学校“掌舵”,又为这些学校“焕发新生命”注入了第一针“强心剂”。
从2012年开始,为缩短新教师成长周期,直接为农村及薄弱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张店区就创新实施了“优培”机制,即新聘教师先在城区优质学校优培一至两年后再返回农村及薄弱学校任教,引进人才先在农村支教两年再返城。至今已先后有400余名新教师接受优培并返回农村岗位,1000余名城区骨干教师、近百名引进人才参与了到农村及薄弱学校支教,为小规模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2016年,张店区再次加大扶弱力度,包括实施农村及薄弱学校教师职称评聘与城区分开评审、对长期在农村及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予以倾斜等。为了“让最好的资源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该区从2016年暑期开始实施将“名师工作室设在农村及薄弱学校”的新举措,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今年7月,张店区委、区政府以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开启了新一轮“扶弱”行动,小规模学校迎来了新一批师资“生力军”。
师资强了,小学校也可以做出“大课程”。走进沣水三小一年级“小蜜蜂”班,年轻教师栾美玲正在上一节有趣的戏剧课——《驴小弟变石头》。课堂上,孩子们有的坐着,有的蹲着,还有的趴在地上,正在聚精会神地盯着电子白板上的绘本画面。原来,像这样的戏剧课已经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以链接儿童生活、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深度融合为特征的“全课程”实验正在这所偏僻的村小开展得有声有色。从2015年新学期开始,校长张涛便带领老师们大胆尝试,将一年级新生分为两个班,每班20人,分别包给两位从城区学校参与了两年优培后返校的年轻教师。他们将跨学科课程分成识字板块,包括语文课本、《日有所诵》《民国老课本》及绘本故事书等;二是德育美育板块,以戏剧为主要载体;三是数学板块,在数学教材学习中,融入数学类绘本故事学习。在课程表上,语文、数学等科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每月一个的“大主题”和每周一个的“子主题”——“开开心心上学去”“我爱爸爸妈妈”“我和我的好朋友”“中秋月儿圆”等,并据此展开游戏化和活动化的探究式学习。
“乡土味”,最终煲出了“小而特”。在沣水三小,每年的“土地使用权拍卖会”,正是利用校园里大片闲置土地开设的“经济课程”之一。学校将土地划分为10块,每一块都有不同的标价和拍卖明细表,各个班级可以对比每一块土地的价格及优势、劣势,选择自己中意的土地用校园币“买断”,自主管理、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水果。收获时节,各班可利用校园币进行售卖挣得校园币,也可做公益,分享给全校同学品尝。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规则意识、自主意识、公益意识、选择能力、理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特有的教育资源,将国家课程融入乡村生活,就是送给乡村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教育局名城推进办公室)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