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展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9-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高层论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研讨会,8月26日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

    江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姚亚平教授,西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黄蓉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雷声教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广州大学副校长徐俊忠教授、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教授等27位专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与会专家学者紧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主题,分别就“经济全球化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等研究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姚亚平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实践上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是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刘先春、袁久红等教授提出,习近平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续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张新平、王宏波、王明生等教授提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中国现在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要认真分析中国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使中国社会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过程中走得更稳,走得更好。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坚持基础理论视角,突出社会过程的研究,高度重视中国实践。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了热烈讨论。孙熙国教授认为,当代马克思主义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根本和关键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纪亚光教授从历史的维度、价值观的维度和世界的维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之源;李辉教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问题链的逻辑关联;解丽霞教授从解放思想、社会全面发展、为人民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三大价值导向;陈金龙教授提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学理意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主题、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以及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于向东教授认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流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将会深刻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国际视野

    张雷声教授从全球治理的角度谈及逆全球化的困境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难题开出的中国处方,是十八大之后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钟明华教授直接指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重要命题分别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两个重要命题真正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高正礼教授提出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野是基于当今世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判断、基于推进世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勇敢担当、基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总结、基于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主动应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论题展开讨论。黄蓉生教授提出了在实践基础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三个本体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自觉、着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现实问题;刘同舫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从问题导向转向学科导向;徐俊忠教授提出扎根中国应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朱哲教授提出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要回到内容本身、回到经典原著本身、回到教材本身;王建军教授则对思政课以内容为主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提出要警惕技术化、娱乐化的教育改革倾向。

    江西省政协常委、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祝黄河教授在论坛总结中指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坚持实践创新,要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浓缩到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落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上。二是坚持理论创新。在理论研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要以开拓的眼界、博大的心胸,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党性,坚持学者的品格,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

    此次论坛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丰富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韩玲 汤舒俊,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