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对接重大需求的“大文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0-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老牌师范院校,65年来扎根苏北,10余万名学子从这里走出,撑起了江苏基础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与其他地方高校一样,江苏师范大学也曾被不少问题困扰:区位优势不明显,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方面与部属高校差异较大,发展空间受限。

    自201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以来,江苏师大立足共建平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自身特色和国家重大需求的交会对接,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破解发展难题的“非典型”路径。

    开展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走进该校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室,一位实验者正躺在核磁共振仪上,显示屏上的脑电波清晰可见,通过眼球运动追踪设备,实验者的反应也被一一记录。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杨亦鸣正带着研究生做实验。

    “脑电实验和眼动实验,都为揭示和科学回答中国诗歌韵律的机理与中国人阅读、写作传统偏好的文化‘基因’提供了科学证据。”杨亦鸣说,开展这项研究,就是要用科学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用科学研究来讲清楚其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这是文化自信所在,亦是建设语言强国所需。

    2014年,首届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召开,杨亦鸣带领团队参与全程策划,从世界语言展示馆的设计,到“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主题的确定,再到《苏州共识》的起草。这是中国首次在世界大会上主导提出会议议题,并确定纲领性文件。近年来,依托国家语委语言能力高等研究院、中国语言智库联盟,江苏师大在提升国家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满足特殊领域需求

    江苏师大有一个特别的实验室,建在学校后山,看上去像一个普通的农业大棚。但对郑元林教授和他的博士生来说,这是一块充满希望的试验田。2013年,学校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开始为中国甘薯的种植和研究贡献力量。

    “甘薯新品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我国的粮食和能源问题,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郑元林说。5年来,他和团队始终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仅先后培育出多个“新、特、优”品种,还在服务国家甘薯产业体系方面进行新的尝试和突破,实现了小甘薯的大作为。

    向海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午饭时间,来自科摩罗的留学生孔大卫背着包走进学校食堂,用熟练的汉语点了一份鱼香肉丝饭,他还不时和中国同学打招呼。“一年前,我从非洲来到这里留学,从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我们还组建了一支舞龙队呢!”孔大卫说。

    如今,在江苏师大,像孔大卫这样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校园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江苏师大积极树立国际化思维,先后同徐州和连云港两座节点城市共建“一带一路”研究院,依托3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淮海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语言文字筑桥工程,发挥学校人文社科优势,打造区域引领性新型智库。2016年,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合作办学,获批全国首个中俄合作办学非独立法人机构——江苏圣理工学院,填补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机构的区域布局空白。同年,学校在马来西亚设立全球首个海外孟子学院,开创了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新模式。

    “过去,我们总讲‘偏居一隅,艰苦创业’,如今,借助省部共建平台,‘立足苏北,辐射全国’成为我们的新目标。在我看来,就是要立足自身定位和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即心系国家富强、肩负历史之责、勇担社会重任。”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华桂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