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双手沾满了成长的快乐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继承和发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开始推行“养活教育”,让孩子们从小知道劳动的美,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幸福感、为家人和他人分担责任的自豪和成就感以及由于勤劳、肯吃苦而赢得别人尊重的满足感。
新学期开学初,本报记者来到这所学校,把镜头对准三位小主人公,来看看“养活教育”与他们的故事。
初来学校时,哈星冉不会使用筷子,也不太善于和老师、同学交流。后来,他有幸成为“行知合一班”的一名成员,从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开始,逐渐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应有的责任。
现在,哈星冉已经养成了每天做家务的好习惯。放学一回家,他会帮助家人一起准备晚餐,餐后收拾餐桌、洗涮碗筷。在学校里,他不仅能在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能在学校“乐木课堂”上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作品,还能不时地和小伙伴们相互交流心得。
妈妈生病以后,哈星冉的心思变得更加细腻,也更加懂事了。每天早晨,他会为妈妈挤好牙膏;放学回来,会先问妈妈的身体状况,给她讲讲学校趣闻。如今的他,已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小暖男”。
秀气的沈逸佳是个内敛的小女生,以前不怎么爱说话,在家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公主”,家务活基本上就没伸过手。自打学校开展“养活教育”后,她先学着从小事情做起,扫地、浇花、洗水果等家务都主动承担,而且做得越来越好。爸爸妈妈看到她的进步,也不断给予她表扬、鼓励。
现在的沈逸佳,不但能得心应手地做好许多家务,还能在爸爸妈妈抽不开身时帮助照顾年幼的妹妹,成为家里的得力小帮手。在学校里,原本比较羞涩的她,也变得乐于参加各种活动。她很喜欢去学校的乐植园,在那里种花、除草,感受接触自然带来的快乐。
陈劲帆是今年年初才由外校转学来的一名四年级学生。初来时,他给大家的突出印象是独立性比较差、习惯于依赖他人,完成作业常常不够及时、认真。
学校利用推行“养活教育”的契机,与陈劲帆的家长相互配合,从最基础的家务劳动做起,并且坚持每天做好记录。第一次清扫院子、第一次整理房间、第一次洗碗……很多个第一次后,他做起家务也渐渐熟练起来。
现在,陈劲帆肚子饿时,能想到自己去煎个鸡蛋;每天起床后,知道叠好被子、整理床铺;院子脏了,也会拿起扫把去清扫一下。在学校,他主动承担起班级管家的责任,能够胜任学校食堂小小管理员的工作,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外国语学校的“养活教育”推行一年来,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与好评。变化在学生身上一点点发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