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战线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积极探索高校内涵式发展道路
河北大学党委书记 郭健
河北大学坚决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扎实推进十九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
一、狠抓学习领会,“来一个大学习”,在“学懂”上下功夫。坚决按照中央部署、教育部党组要求,在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学校党委专门制定了《河北大学学习研究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在“学懂”上下功夫,做到原原本本学、原汁原味学、逐字逐句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迅速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狠抓融会贯通,“搞一个大研讨”,在“弄通”上做文章。学校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深入系统地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其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和指导性的特征,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等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凝聚共识、凝心聚力。
三、狠抓实践转化,“谋一个大发展”,在“做实”上见成效。一是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二是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以大力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为抓手、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三是借势发展,牢牢把握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机遇,将自身发展与雄安新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四是依托省部共建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双一流”高校的办学优势,全面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燕赵文化传承创新”等学科集群,全力推动学校“文科登峰、理工科振兴和医科崛起”,力争在我校建校百年时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建成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
不断提高农村校教育教学质量
江西省芦溪县源南学校党总支书记 龚德凌
作为一名农村一线教师,我深刻感受到了十九大报告对教育的重视,把教育作为第一民生来抓,特别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感触尤为深刻。以前由于城乡差异大,农村条件好一点的孩子都想方设法到城里读书,农村学校剩下的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农村教育投入,教育发展得很快。就拿我们江西萍乡芦溪来说,我参加十八大时,全县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现在已经有80余所公办幼儿园了;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全部实行了改造,提前实现了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已经率先实现了免学费;信息化设施普及到了每所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十九大报告将为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春天,农村教育将和城市教育一体化发展,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农村娃有福了。
作为一名教育基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代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全面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各项部署,坚持立德树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和城市一样的优质教育。
一是传达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让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目前,我已经在机关、学校、农村等宣讲17场,提振了老百姓的士气,鼓舞了民心。
二要因势利导,不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城乡一体化教育的发展进程。
三要加强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支素质高、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骨干教师队伍,满足农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将通过与城市优质学校结对帮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农村学校尽快发展起来。
四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为我国的教育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最后,我再提一条建议,希望中央出台好政策,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让更多男同胞安心当“孩子王”。
把十九大声音传递到边疆校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杨琼英
我是来自云南玉溪基层教育系统的一名小学老师,10月18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日子。我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此刻我最想表达三个词。
一是厚实。手捧沉甸甸的工作报告,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绩壮举。
二是温暖。十九大报告是总结、是方向、是纲领性的文件,但却随处使人温暖、让人振奋,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温暖的话语一下子就融化了我的心灵。
三是豪迈。十九大报告引用的大量数据和实绩,无不兑现了总书记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也充分表现了“成绩只属于过去,不代表未来”的豪迈之情。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教育依然存在发展不公平、不均衡的矛盾,作为边疆云南一名基层教育代表,我倍感责任重大。接下来我将在第一时间带领工作室的成员把十九大精神传遍云岭大地,把十九大的声音送到边疆少数民族学校。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为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借此机会,我提两点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乡村教师分层管理考核办法。为了让更多的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国家出台了许多教育惠民政策,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等,让更多的老师愿意留下来,但我认为“教不好”的问题还依然存在,“教不好”的问题始终还是农村教育的瓶颈。为了让教师“教得好”,我建议实行乡村教师分层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差别化补助”,调动各层面教师的工作热情,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十九大报告中说的“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第二,必须把“党建+”思维贯穿学校发展始终,夯实党建工作基层阵地,以党建护航学校健康发展、长远发展。我们目前正在探索“学校党建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新路子,以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域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加快实现“同在蓝天下,共享快乐成长”的美好愿景。
为学前儿童播下梦想的种子
天津市河东区第一幼儿园园长 高歌今
作为最基层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真切地感受到国家把教育事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十八大的“重视学前教育”到十九大的“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意味着不仅要大力推进、积极发展,还要办出质量和水平,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基,真正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让国家和老百姓放心满意。
从事学前教育三十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认为作为学前人,我们更应该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着力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建设相结合,运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落实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切实把党的声音传达到广大教职工和孩子、家长当中去。
二是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幼儿的启蒙者,他们的言谈举止对幼儿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争做“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使他们“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同时,通过“读书增智”“师德演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途径使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感受“甘守三尺讲台”的职业幸福感,使教师能将“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幼儿生活之中。我认为应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建立形式多样的育人体系,抓住幼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激发他们主动思考、表达和建构经验,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正面教育的熏陶和影响,培养健全人格,更重要的是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充分发挥环境等“隐性课程”的作用,积极创设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幼儿从小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从而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豪感,努力“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职校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责任担当
山东省青岛市工贸职业学校副校长 于万成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性决策。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讲,应立足于培养与制造业强国相匹配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关键还是教师,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紧跟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步伐,还要树立起超前发展意识。
一是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上要有超前意识。职业学校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技术技能的传授,还要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我国产业文化史,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整体的人文素养,使他们具有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二是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上要有超前意识。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增强职业敏感性,在职持续充电,率先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定期到能够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进行工程技术实践、专业技能实训等。
三是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实现全面小康上要有超前意识。职业教育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积极投身到与中西部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口交流和精准扶贫攻坚之中。
如何根据十九大精神做好下一步工作,作为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确定校企“双主体”地位。为此,青岛等地已经出台了《职业教育条例》,但地方的力度有限,希望国家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落实十九大报告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充分体现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地位。
二是解决好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希望加大中职学校建设力度,启动中职三年创新行动计划,在国家示范校基础上实施优质中职学校建设工程;另一方面,希望解决东部发达城市企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高职院校数量相对偏少的矛盾。同时,要做好职普融通试点改革,共享课程资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