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情怀放飞青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网络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内容正式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这在我国历届党代会中还是第一次。“网络教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无疑为网络教育发展新机制的建立创造了新机遇,也使网络教育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网络教育,开启教育均衡充分发展新时代

    网络教育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最具标志性的成果。网络教育的价值,一是共享,通过信息和网络技术使有限的、优质的教育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全社会学习者共享;二是便捷,学习者可以不受教室容量、授课时间等的限制,自主开展学习;三是优质,课程建设可以根据学习需要,集成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改变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质量。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来,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线、互动、泛在、个性化等学习方式成为现实,真正引发了网络教育的革命,网络教育的价值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总人口受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均衡不充分、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日益增长的大国而言,按照传统的发展路径来解决教育机会、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无疑是一条看不到终点的漫漫长路,而网络教育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教育,已不再是原有范畴上的价值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形成了翻转课堂、一体化教材,校际课程资源共享形成的学生跨校学习以及社会学习者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学历教育等,将对网络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颠覆式的创新,彰显网络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价值重塑的瓶颈不在技术,而在推进机制建立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生态。

    对接产业立生为本,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在全国数以千万计的高职生群体中,大多数来自农村、大多数来自普通家庭、大多数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学生。在1400多所高职校园里,万分之一的存在是一个家庭百分之百的期待、每一段大学时光都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每一届学生就业都将影响数百个家庭的收入……高职院校,不仅是培育人才的主渠道,也是精准扶贫和全面实现小康的大平台。

    全人化素质教育打造“立德”生态。围绕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工匠精神、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的应用型人才,学院重构了以课程教学、项目实践、能力展示和精英培育为主渠道的全人化素质教育体系,形成了以“体验、感悟、成长”为主线的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培育学生思想、文化、身心、职场基本、职场创业、创新创业6个方面的素质。学院每年提供近700项菜单式活动供学生选择,并通过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进行记录,素质教育成绩单作为第二成绩单同时记入学生档案。通过全人化素质教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学院获评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单位”。

    全要素“智能工厂”牵引专业集群融合。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瞄准江苏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国家智能制造名城建设定位,以智能制造牵引网络、软件、机电、电子、电子商务等各类专业集群发展,实现与智能业的融合,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全要素的“智能工厂”实践平台建设牵引国内外知名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协同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融示范、体验、生产、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于一体,为人才培养提供全要素、全岗位的实践教学环境,为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提供支撑。

    全方位内涵提升优化“树人”体系。学院围绕提升育人品质和服务能力,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聚集高层次人才;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并重,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名师优师培育与师带徒、团队建设并行,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学徒制与双主体学院、技术应用服务中心并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成果;学生考核机制改革与分层分类教学并进,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事实证明,学院致力于内涵提升的决策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了最大红利,多元化育人体系的构建,为培养从“懂知识”到“会技术”再到“精技能”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院与企业共建的中软国际学院学习的2012级学生叶冉冉,刚毕业就进入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工作且月薪过万,就是得益于双主体学院把企业的真实项目搬进课堂。学院还聘请了企业班主任来帮助学生做好未来的学业和职业规划,零距离体验企业文化。

    精准育人个性化培养,教育情怀让每个学生出彩

    “国际水准、国内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创建,为高职教育的新一轮发展吹响了集结号,“精准育人、智慧培养”将成为学院创新发展、卓越发展的主线。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给那些有禀赋、有梦想、有特点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途径和平台。

    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潜能。学院根据专业禀赋与学生需求,全面开展技能增强型、技术创新型、创业自强型杰出人才个性化培养,设置的个性化学分占总学分的23.75%。

    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依托于学院设立的数个精英班,短短几年,仅网络精英班就有109名学生获国际知名企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认证,其中32名学生获专家级认证,这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上海、苏州等地的跨国公司预定,月薪万元以上。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进入互联网创业实验班,学院还依托信息产业园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经过近5年的努力,学院孵化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法人企业148家,近300名学生成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合伙人。

    智慧化平台变革学习模式。学院依托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改革,开展虚拟第三学期、网上预科、慕课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一方面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腾”出时间从事更多感兴趣的课程学习或活动。这一做法不仅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承担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积累,使得常信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牵头两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参与6个资源库建设的学校。学院全国首创的网上预科课程平台,以“虚拟第0学期”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把在线学习与招生录取同步推送,让新生带着学分来上学,从入学开始就给学生成长成才插上信息化翅膀。

    智慧校园牵引精准育人,实现数据治校。按照服务师生、需求主导、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的原则,在深化“智慧校园”在线业务、资源开发与应用基础上,建设学院统一开放大数据平台,有序推进各类基础大数据建设,探索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应用、深度挖掘、多维分析与可视化。重点围绕学院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建设质量诊改主题大数据,实现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线下诊改数据的可视、可控、可用动态诊改体系;围绕教师职业、学生学业发展,建立健全教师、学生主题大数据,强化对师生绩效数据的集成、积累、评价和职(学)业发展的引导、指导、服务功能。通过数据支撑提升管理、教学、服务品质,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现精准化育人。

    (作者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