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产业需求 专业群无缝对接产业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我们学校毕业设计改革的一次尝试,在校学生通过9周的BIM技术专门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行业新技术的需求,走上工作岗位更易上手。”在刚刚结束的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BIM专项毕业设计成果汇报会上,教师陈晓平这样点评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

    随着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转型升级,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BIM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作为重庆市仅有的一所建设类高职院校,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积极开展教学供给侧改革,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依托49项教研课题、科技项目和12个示范工程、3届订单实验班,通过“对接6个需求、构建4个体系、搭建2个平台”,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系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环节对接建筑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毕业生在市场的适应性和受欢迎程度。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6个对接:

    一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行业需求,构建集群化专业体系。整合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管理等产业一条龙相关专业,构建集群式专业体系,既克服专业单体互不关联弊端,又打通不同类别专业间的隔断。

    二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知识需求,构建整合化课程体系。设置“产业认知+技术培养+技能训练+职业提升”系列模块,形成满足产业链行业需求和知识需求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供给侧改革,发挥课程能效最优化,满足产业需求最大化。

    三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技术需求,构建信息化教学体系。利用BIM中心和多个示范项目,以BIM和相关数字技术为手段,构建一个贯穿规划、设计、运输、施工、造价、养护等全过程的信息化教学体系,更大限度满足产业链需求。

    四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能力需求,构建网络化实训体系。利用综合实训基地和仿真、AR、VR等信息技术,联网在建工程,再现工作场景,完成测量、制造、安装、检测、监理、资料等全产业链的项目实训,同步穿插项目顶岗实习,达到各环节工种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开展基于BIM的跨专业综合毕业设计,构建一个致力学生就业与执业良好契合的虚实一体网络实训体系。

    五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搭建创新型研发平台。针对产业链发展持续性特征,激活同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三方脉络,发挥产学研综合效能,搭建创新型研发平台,推进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六是主动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智力需求,搭建共享型师资平台。针对产业链智力互补性特征,整合校地企三方资源,融合校内外师资,形成装配式建筑技术“双师团队”,搭建共享型师资平台。

    由此,学校基本形成了对接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集群式专业群,建成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7个国家和重庆市高职骨干专业。建成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高职市级重点实训基地、1个BIM中心以及78个校企合作平台,基本形成网络化实训基地。专业实力大幅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显著增强,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据了解,装配式建筑在该校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研究和运用。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用于BIM人才培养,配备BIM相关硬件和软件环境,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授来校培训,利用寒假和暑假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并选派教师到东部发达地区学习。

    学校成立了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装配式住宅建设关键技术研发,成果应用于学生宿舍主体工程的楼梯和内部砌筑墙体等。经过3年左右的集中建设,学校已经拥有了一批充分掌握了BIM技术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BIM技术团队初步形成。相关专业80%以上学生参加国内外有关科技竞赛并屡获佳绩,“中科精英班”“装配式建筑实验班”等毕业生成为企业中坚力量,并广泛参与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

    (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