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思想指导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双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CFP 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论

    观点提示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搭建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为其注入旺盛的时代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再次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简称“双创”)既决定着中华文化体系自身的未来道路,更决定着中华文明的前途与命运,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形成“两创”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双创”提供时代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到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他深入论述了传统文化之于民族历史的伟大贡献。当前,我们身处充满变革的时代,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也面临资源分配失衡、环境污染、伦理危机等一系列难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广博的智慧,是人类社会应对时代变革的重要文化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散发活力,不仅是我国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际社会安定繁荣的内在诉求。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理论命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担负的历史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曾显得急促而匆忙。西方所倡导的现代文明以我们不情愿的方式出现在传统文化的面前,横亘在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的道路上。现代性文化的出场不但让传统文化遭受到史无前例的挑战,更让民族的命运面临危机。民族文化的自信一度被西方话语的强势所削弱,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饱受质疑和批判。这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未能自主地完成现代转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历经艰难曲折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伴随着民族复兴,传统文化成为我们达成民族认同、建立民族自信的重要文化支撑。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我们既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历史语境而随意嫁接到现代生活之中,视之为解答当代难题的万能钥匙;也不能以消极的姿态否定和排斥其时代价值,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为优秀传统文化找到现代的支点,引导其自然生长、融入我们的生活世界,是其现代转型的根本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我国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广泛吸取了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人类文明精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才能为优秀传统文化搭建通向现代文明的桥梁,为其注入旺盛的时代生命力。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传统文化都诉说中国的话语,无论是党中央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思想源头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华文化谱系,前者言说着今天的中国话语,后者陈述着历史文化的脉络,两者在价值内核、文化精神层面契合统一。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都关照中国现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在解决治国理政核心问题、实现民族复兴过程中的智慧结晶,为当前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开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双创”提供思维方法

    用历史思维定好位。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思维对于我们党治国理政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作为传统文化的整体转型,我们需要为它们提供价值最大公约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传统基本理念的精炼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道德理想,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共识。

    用辩证思维把好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通过把握、转化其中的主要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是以现代思想置换传统文化,所谓旧瓶装新酒,而是以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视角和文化基因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摆脱潜在的危机与陷阱提供中国话语体系。传统文化更多从系统性的维度看待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到儒家的“天人合一”,传统文化都是把人与社会、自然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之间的和谐共生。

    用创新驱动着好力。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处于深刻变化之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新形势下,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开辟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框架内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使之呈现出现代性的面貌与形态。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现代性的语言提炼和诠释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灵魂。

    用实践方法出好彩。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方式。旧有的传统文化践行更多依靠自上而下的权威组织或者教化灌输。时至今日,社会开启了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大门,人们的自主意识、公共意识、民主意识都得到了巨大提升。单一的文化践行模式已无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难以适应多元协同的国家治理环境。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群体性的文化交往方式,文化交流表现出鲜明的个体化、分散化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需要通过践行方式的创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多样性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成为人们的选择与共识。同时,我们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的生活化、日常化,将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紧密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思考问题、明辨是非、提升修养、谋事做人的思想来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双创”提供价值坐标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都离不开现代转型问题,也即“两创”的价值坐标问题。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在双重意义上使用的:一是传统文化需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现代性转换;二是当代中国文化也应该随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而转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而现代化应该是人和社会的全面现代化,现代性无疑是文化转型的基本方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急需在三个方面做工作,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一是向当代语境转换。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社会,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观念与行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形成了独有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但也不可否认,传统文化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必然受到历史局限,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必须对之进行甄别和扬弃。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话语之中,为其注入时代的活力,是我们跨越现代型历史断裂必须回答的问题,不但是传统文化转型所必需,也是从传统国家过渡到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是向公共性文化转换。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商业文明的发达,人们对于自我利益的关切也上升到新的高度,会形成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私利文化。私利文化的个体思维模式使人们缺乏他人意识、忽视社会规范,容易采取侵犯他人权利的方式扩大自己的私人空间,并在社会交往中显现对于他者的排斥性,“不和陌生人说话”成为常见的社会心态。相反,公共领域的扩张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前提。现代国家是一个极具公共开放性的政治共同体,公共性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没有公共性文化、没有公共性政治空间,国家的公共政治权力与公民私权利之间便没有边界和限度,现代国家不可建立也不可能运行。

    三是向生态文化转换。不论承认与否,功利文化是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形态。很多社会成员将市场机制的思维扩散到其他非经济领域,狭隘片面地把各种社会交往简化为利益的交换。这种文化已经渗入各个领域并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与功利文化相比,生态文化把社会成员视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普遍联系的观念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从“五位一体”建设到“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突出了绿色和生态的价值导向。今天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态价值的凸显,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代际正义等现代观念与措施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根本性要求。可以说,没有生态文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