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民族地区的好老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1-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民族地区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系怀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如上目标,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民族地区教育基础差、底子薄,存在着师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整体不高等问题。实现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给民族地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机会和平台,让民族地区教师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能力,促进其自我实现,是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此,要用事业成就民族地区师资队伍。

    教师的事业是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的。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通过培训和教学研究的方式。一方面,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给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给教师提供教学研究平台。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培训学习和教学研究,提高民族地区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让其乐于教学,拥有教育的成就感,产生强烈的教育事业心,成就事业梦想,最终实现民族教育梦。

    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不稳定,骨干教师流失较为严重。缺教师,尤其是缺专业教师,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用政策催生民族地区师资队伍。民族地区师资主要由引入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产生。

    首先,应加大引进力度、提高待遇。当前,国家在民族地区引进新教师的方面主要采用“特岗教师”和“三支一扶计划”等形式来实现,其资金由财政来承担。尽管如此,教师们的月收入仍相对较低。建议提高工资待遇,以政策或是法律的形式确定民族地区各类教师工资标准,提高待遇,且工资标准应根据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制定,至少要高于非民族地区。

    其次,考生通过与地方政府或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合同的方式约定,师范院校为民族地区定向培养合格教师。此类定向师范生可参照免费师范生的待遇,在校期间享有较多的权益,如免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甚至每月发给一定的补助。毕业后按培养协议回到指定的民族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享受引进教师的待遇。

    再其次,应加大支教力度,充实教师队伍。鼓励广大的爱心人士以支教的形式参与到民族教育工作中,补充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其中,大学生支教是主要形式。建议以实习的形式鼓励师范生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并且分上下半年两批次进行,真正地缓解民族地区师资匮乏问题。

    民族地区的教师安居乐业后,将这些教师留下、稳定师资队伍就是关键了。政策吸引来的教师,还需要情感的滋润。只有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后才能以情留人。

    民族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尊重这些教师,这是对人才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其次,以情感人,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进行制度化管理。再其次,关心每一位教师,努力排除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的困难、克服家庭生活上的困难,让民族地区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组织的关心。同时,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民族体育竞技、民族舞蹈表演、民族故事讲述等。一方面,可以丰富民族地区教师的课余生活,并逐步形成一种学校文化。另一方面,以积极健康的主题来引领民族地区教师的精神世界,让民族地区的教师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要用事业成就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就要用政策催生民族地区师资队伍,用情感留住民族地区师资队伍。这样才可有效促进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健康发展,进而推进全国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者系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