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社会的温暖融化头顶冰花
1月9日,云南昭通一名头顶风霜上学的孩子照片,引发了“整个朋友圈”的心疼。照片中的孩子站在教室中,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头发和眉毛被风霜沾成了雪白,脸蛋通红。“冰花男孩”今年8岁,是云南昭通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的学生。由于忙着往学校赶,忘了加衣服和带雨伞,走了40多分钟山路,沾染了冰霜,于是出现了上述照片那一幕。
“冰花男孩”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亲在昆明打工,母亲两年前出去打工后至今未归,家里只有姐姐和年迈的奶奶。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四分之一左右人口为贫困人口,2016年该县人均GDP为12621元,不到全国人均GDP (53817元)的四分之一。转山包村,更是贫上加贫,这里地方偏僻,距离县城约60公里,交通不便,且土地贫瘠,连蔬菜瓜果都不宜种植。
“冰花男孩”的上学之路让人心疼,更让人泪目的是,他身上表现出来的纯真、乐观、坚强和那股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对一路的艰辛轻描淡写:“上学冷,但不辛苦!”谈及理想,他说长大后“要当警察,因为可以抓坏人”。虽然没有走出过转山包村,但他有着对北京的期待,“想去看看那里的学生是怎么读书的”。
生活在城市之中,习惯了车水马龙、灯火通明的我们难以想象还有人生存在这般艰苦条件下。这是一组组贫困数据难以传递和表达的信息,是社会公平的痛点所在。
“冰花男孩”受到了热心网友的关心和帮助,云南省多部门也迅速启动“青春暖冬行动”。1月10日,“冰花男孩”所在的学校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已经领到了第一批“暖冬补助”。还有企业为学校捐赠了取暖设备,学校也已经准备为上学比较远的学生提供免费在校住宿。
关爱行动及时也暖心,是这个寒冬里最温暖的故事之一。但如何让“冰花男孩”的上学之路从泥泞变通衢,让他的人生之路更加顺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终能成真,并让改变不局限于个体,却不能止于此。
虽说贫困会激发人的斗志,可极度贫困不仅会扼杀人的想象力和希望,也会阻碍人的成长和成功。从孩子所处的环境来看,要想实现理想,仍道阻且长。从家到转山包小学4.5公里的路程,要走近一个小时,虽然艰辛,但却远不是最难之所在。
扶贫先扶智,教育在扶贫攻坚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但越是贫困地区,坚持对教育的信心也就越为艰难。上学难、上学远,因贫失学辍学仍然是实现控辍保学任务的重大挑战。在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像“冰花男孩”这样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孩子还有很多。
融化“冰花男孩”们头上的冰雪,需要的是全社会的系统行动。优化农村学校布局,让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投入,把冰雪挡在教室之外,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让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更有希望。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减贫效应”逐年递减,扶贫工作要啃的骨头越来越硬,已然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深水区,打通扶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尤为关键。帮助“冰花男孩”们还需直面改善当地交通状况、破解农村公共服务滞后难题,让扶贫效果直抵“最弱势群体”“最关键领域”。针对留守儿童,还须创造条件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接受教育之路更加通畅,让他们得以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心疼“冰花男孩”的最好方式,不是感动,是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减少他们实现人生梦想的阻碍,为他们的成长成才铺就一条更为通畅的道路,绝不辜负那滚烫的生活理想。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