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角下的教育改革创新
报告全文
为深入解读“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活动”入选案例,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智库项目团队采取“数据分析+专业研判”的方式,从主题类型、领域归属、行为主体、价值取向等维度对140个入选案例进行建模分析,并结合舆情监测情况撰写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入选案例多维分析
一、主题类型分析
从主题分布情况来看,140个入选案例可归为27类主题,其中教学改革23个,约占16.4%;育人模式16个,约占11.4%;人才培养12个,约占8.6%,教师队伍11个,约占7.9%;办学模式10个,约占7%。这5类主题所涉案例72个,约占总数的51.4%。此外,机制改革、课程改革、教育均衡、教育治理、教育扶贫、思政教育,都是地方和学校实践创新的热门主题。相比于往届入选案例表现,教育扶贫、学校党建、中小学美育属于新增主题类型,反映了近两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最新动态。
通过分析入选案例的主题类型,可看出5个方面特点。一是主题类型多样,分布范围很大,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改革创新的覆盖面超过往届。二是紧扣党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和解决事关教育发展水平的重点、难点问题,改革创新的攻坚力度很大。三是立足教育的民生定位,积极回应和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不断提升教育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改革创新的“红利”显著。四是坚持“以人为本”,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优化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步伐稳健。五是教育内涵发展成为主流,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改革创新更显品质。
二、领域归属分析
从入选案例所涉领域来看,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占比最高,约占62.14%;其次是高等教育,约占22.86%;排位第三的是职业教育,约占6.43%。此外,学前教育约占4.29%,特殊教育约占2.86%,其他领域约占1.43%。
分析入选案例的领域类型,可得出5点认识。一是在学校教育类型上呈现“全覆盖”的特点,改革创新成为不同教育领域的主题词。二是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由于涉及面广、体量大,成为本届教育改革创新案例集中涌现的领域。三是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制高点,高校也是改革创新热潮涌动的地带。四是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也有不俗的表现。五是作为党和国家“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的教育领域,特殊教育改革创新亮点突出。
三、地域归属分析
从地域归属情况来看,入选案例数量位居前五的省份分别是:江苏18个,约占12.8%;山东17个,约占12.1%;北京13个,约占9.3%;四川11个,约占7.9%;上海9个,约占6.4%。
分析地域归属情况,可得出4点判断。一是祖国大地的东西南北中,都是教育实践创新的舞台。二是区域性的教育探索各有亮点和特色。三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典型地区和学校不断涌现,新老交汇,各展所长。四是不同层面和形式的教育合作趋于常态化。
四、行为主体分析
就入选案例的行为主体来看,活跃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中学35个,约占25%;大学30个,约占21.4%;地市级21个,约占15%;小学17个,约占12.1%;省级13个,约占9.3%。
分析行为主体的分布情况,可得出3点认识。一是学校主体的改革创新积极性高涨,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出色表现,基层创新成果丰硕。二是地市级和县级单位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关键性推手。三是省级统筹作用不断发力,在机制改革、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价值取向分析
通过对“信号词”进行词频统计,发现最为集中的10种价值取向依次为实践(458)、研究(437)、人才(361)、专业(319)、机制(292)、能力(266)、服务(212)、综合(194)、合作(179)以及质量(175)。
通过聚类分析可发现,入选案例的价值取向主要有5个方面表现。一是务实态度。从“实践”“有效”“落实”等词语显示了务实的态度。获奖案例的创新缘由基本上都是问题导向的,进而通过实践创新解决问题。对于创新成果强调落实,体现应用性和有效性。二是科学精神。作为获奖案例材料中的高频用词,“研究”和“专业”体现了各地各校在实践创新中的严谨心态和科学精神,这也是教育科学发展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三是攻坚气魄。“体制”“治理”“融合”“整合”等热词所传递的价值取向,反映了改革创新主体锁定了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勇蹚“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四是人本理念。从“人才”“能力”“素养”“自主”“生命”“兴趣”等热词的价值取向可看出,当前的教育改革创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注重满足人的发展需求,也强调发挥人的主体价值。五是内涵追求。“质量”“特色”“全面”“优质”“服务”等热词体现了改革创新主体在提升质量和内涵方面的不懈追求。
第二部分 入选案例综合分析
在本届推选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典型案例,很多是第四届推选活动举办以来,地方和学校教育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基于多维度分析,可以进一步作出5个方面解读。
一、这两年是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又一程,教育既是国家整体发展的受益领域,也是为国家整体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的领域。作为国家始终优先发展的事业,教育自身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潮流中大显身手。
二、国家层面的教育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引导和激发了基层创新的积极性,基层首创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地方和学校的主体创新能力有了更大施展空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新高考改革、“双一流”建设、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国家层面的教育设计,给各级各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打开了空间。
三、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成为各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自觉追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了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基层实践。从案例表现来看,针对学生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探索、课程开发与体系建设等,成为教育改革创新的主流,而作为关键性支撑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成果迭出。
四、教育综合改革且行且深入,攻坚力度有增无减,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所突破,“深水区”的改革开始显现成效。教育发展遇到“深水区”“硬骨头”,既有客观因素,也有既得利益、惯性思维等主观阻碍。任何有志于改革创新的地区和学校都要系统谋划、内外发力,这需要勇气、魄力与智慧。
五、教育改革发展注重回应民意诉求,实践创新成果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公众的认可,营造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的良好社会生态。从舆论反响来看,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于真正把学生成长需求、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实践创新举措,都给予了很高的认可和评价。
第三部分 教育改革创新展望
教育改革创新永远“在路上”。面对党的十九大所开启的新时代新征途,我们盘点过去,更要展望未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不断实现教育改革创新的“升级迭代”。
一、今后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更加聚焦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教育如何更加平衡和充分发展,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显然是各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发挥主体创造性、创造教育价值的施展空间。
二、今后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更加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有违这两个规律的教育改革创新,必然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背道而驰。按规律办教育、培养人,是实现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今后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更多发挥地方、学校以及教育人的内在动力。只有更强地激发和释放基层主体投身创新的热情、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才能涌现更多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实践创新案例和人物。
四、今后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更主动地融入新技术发展的潮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部门和学校带来了迫在眉睫的挑战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拥抱新技术时代,走上更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显然是今后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课题。
五、今后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更加在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教育需求更加多样、民意诉求更加多元、各种利益冲突更加多发的时代,如何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每个学生和家庭都有获得感,都能感受到教育的进步,是教育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的必然路径。
(中国教育报刊社智库出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