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惴梦想,向远方出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吴尚学(中)与勐龙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一起进行校园壁画创作。 基诺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戴着用笋壳制作的面具。
(图片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民间美术进课堂》)

    2018年元旦,我在西双版纳清凉的空气中醒来,打开窗户,外面的雾气很大,空气是甜的,有几分寒意。对面是云南省景洪市勐龙镇勐宋小学的大门,依稀看到校门上挂着红色的横幅:“蒲公英”牵手“少年非遗行动”。

    勐宋小学位于中缅边境的高海拔山区,是以哈尼族为主的边境完小。岁末年初,我和来自全国多地的老师们聚集在这里,参加“蒲公英行动”第四期项目结题会。在勐宋小学美术展室,“蒲公英项目”总主持谢丽芳老师神情专注地给与会者解读孩子们创作的“艺术品”。谢丽芳,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像一株蒲公英,丢在杂草中不大引人注目,然而当你走近她时,会感到她像一个发光体,似乎有种把人带进光明、澄澈世界的“超能力”。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尹少淳这样评价谢丽芳:“14年间她将全部精力投入‘蒲公英’,并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奉献精神和高度智慧,感召、吸引众多专家、志愿者、行政官员、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和媒体记者参与,这是‘蒲公英’有今天之规模、成果和影响力的根本原因。”

    “蒲公英行动”2003年在湖南湘西启动,至今,在全国12个省市区、13个少数民族所在地的近百所学校扎根、开花、结果。14年间,谢丽芳和她的团队无数次往返于城市与边远民族地区,把民间美术引入农村孩子的课堂,保护了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传承,让边远民族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样的美术教育

    ——记者手记

    西南边陲少年牵手“非遗”

    2017年12月29日,记者跟随谢丽芳的团队来到景洪市勐龙镇中心小学,四年级2班的孩子正在学校的“非遗文化园”上傣族织锦课,孩子们在美术老师画好坐标的傣纸上认真地创作着。布朗族小姑娘玉应罕画了一幅“傣族妈妈挑水回家”,哈尼族男孩李健强笔下是一对欢快的小鸟在树上玩耍,还有上千年历史的傣族佛塔、傣族村寨的寨门……一幅幅充满傣族特色的织锦图案呈现在孩子们的笔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作品,不仅摆在“非遗文化园”中,还印在了校园的墙壁上。在学校的教学楼、学生宿舍,甚至厕所的墙面上,记者看到,傣族慢轮制陶工艺、傣族竹楼的搭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壁画五彩斑斓,成为校园中独特的风景。

    校园壁画的总设计师是来自湖南的艺术家吴尚学。两年前,他接受校长刘宗权的邀请,和老伴谢丽芳一起把家搬到了学校,以校园为美术课堂,带着全校的老师和孩子们,开始了别开生面的美术体验课。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把“非遗文化园”建在了校园里,把傣族织锦以壁画形式搬到了校园内外的墙壁上。

    “我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参加了壁画创作,六年级所有学生的画不管画得好不好都上了墙,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毕业以后回到母校都能找到自己的痕迹。” 勐龙镇中心小学校长刘宗权说,“学校自从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后,孩子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更了解了,自豪感也增强了。同时,非遗文化让校园变得更美,在这样的环境中教书、学习,老师和孩子们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学校的“非遗文化园”是一座两层楼的傣族民居建筑,一层是非遗手工坊,除了傣族织锦,还有傣族手工造纸坊、傣族慢轮制陶坊;二层是“非遗陈列室”,展出的是由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捐赠的当地农具及生活用品。“‘非遗文化园’充分运用傣族文化元素,营造了浓郁的傣族文化氛围,以‘熏陶渐染’的方式,塑造孩子的文化人格,有利于孩子感知和体悟本民族文化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形成传承民族文化的自觉。”尹少淳说。

    在教育部前不久发布的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上,勐龙镇中心小学榜上有名,该校是西双版纳州两所上榜学校之一。

    教育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元旦,也是西双版纳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嘎汤帕节,“嘎汤帕”在哈尼语中寓意新一年的开始,有万象更新、万物复苏之意。早上8点,天色微亮,海拔1600米的景洪市勐龙镇勐宋小学弥漫在大雾中。“蒲公英”项目组的老师早早坐在教室里,分享哈尼族教师李冬梅的美术课“哈尼族帽子的制作”。这堂课的内容是老师带着孩子们使用简单的纸片等材料设计各自喜爱的帽子。

    “以前,我在学校上美术课常常很吃力。因为没有基本的美术材料和用具,也没什么好讲的。自从加入到‘蒲公英’的队伍,我的美术课就有了许多可以讲的故事、可以画和制作的东西了。”李冬梅说,参加“蒲公英”的培训后,她感到可教学的内容太多了,如哈尼族的头饰、服饰上的图案、哈尼族的寨门等,她都自如地“带”进课堂。“我还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树叶、树枝、植物种子、花草等开展手工课,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创造性不仅丰富了她的课堂,也使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她被云南省关工委授予“最美乡村教师”称号,2016年还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

    在广大农村地区,美术课长期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一些农村学校至今仍然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美术课程。美术教师缺乏是制约美术教育发展的瓶颈,许多农村地区一个县只有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的美术课由其他教师兼任,比如李冬梅是学农科的,除了教美术,她还教数学,并兼管学校的财务等工作。

    农村偏远地区美术教育的种种困境让“蒲公英”课题组的专家们陷入沉思,没有美术教师美术课怎么上?上什么?用什么上?在教师奇缺、课程资源缺乏、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探索一种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行之有效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成为课题组专家探索的焦点。

    2003年7月,将民间美术引进当地美术课堂的“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在湖南湘西州正式启动。在课题开展之初,许多当地老师、校长质疑这种学习方式,认为民间美术是很土的、低层次的东西,是上不了台面的“下里巴人”,这种认识与长期以来民间美术不受重视、处于文化边缘有关。因此,课题开展初期集中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参观当地的民俗活动与民间美术的学习考察。通过不断熏染,老师们逐渐意识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对于学校和学生而言是极具价值的美术课程资源宝库。当老师们意识到这些并把稻草、碎布、竹子、芭茅杆甚至树皮等触手可及的材料带到课堂上时,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农村美术教育缺乏专业教师、缺乏美术材料的窘状也得到缓解。

    用尹少淳的话说:“蒲公英行动给农村地区带来的最根本变化是教师的改变。”同李冬梅一样,在培训中,很多乡村教师找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突破点,看到了教育人生中的另一种可能,在播撒艺术种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怀揣理想,做真正的公益

    在“蒲公英”团队中,活跃着一批年轻人,他们是“蒲公英行动”的青年志愿者,主要来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为“蒲公英行动”注入了活力。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2016级博士生朱健说:“深度参与‘蒲公英行动’后,我成长了很多,并立志从教育的角度将中国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推向国际,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

    “蒲公英行动”不仅成就了一批乡村美术教师,也成长了一批青年志愿者和未来的教师。由于这段志愿经历,他们中的许多人工作后仍在持续关注或从事民间美术教育。广州美术学院教师、首批“蒲公英”志愿者张莹莹在教学研究中,从“技艺与记忆”切入,深入探究美术教育如何传承“非遗”问题;湖南一师城南学院蔡海军、王勇全将“蒲公英行动”引进学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教学中;湖南衡阳师范学院教师彭宁,在学校开设了民间美术课……“青年志愿者参与‘蒲公英行动’的过程,由个人情感、态度认同起始,发展到参与后对祖国民间美术蕴含的价值逐步深化理解,在与传统文化对话中产生民族自豪感,达成了参与、体验、对话、认同、传承、净化自身心灵的目标。”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力加说。

    “其实,所有参与蒲公英行动的人全部都是志愿者。”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卫和说。事实上,“蒲公英行动”的启动,就是源于一批艺术家和教育家的呼吁与参与,如何韵兰、谢丽芳、尹少淳、陈卫和、朱凡、吴尚学等。他们原本都有各自的工作,然而,他们却义无反顾、不计报酬、全身心地投入到民间美术教育公益事业中。正是所有“蒲公英”参与者的努力,让“蒲公英”的种子因风飞扬,落地生根。

    “我们并不完美,正因为如此,我们一直在行动。”谢丽芳常用这句话鞭策自己。在谢丽芳、尹少淳、陈卫和等老专家志愿者的引领下,一群年轻志愿者把理想装进行囊,把动力装在心中,正如舒婷的诗所描述的: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