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矗:“千万里,追寻你踪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85年—1988年,胡锦矗再次挂帅,开启了我国第二次熊猫调查,结果让人们捏了一把汗。1988年,我国野生大熊猫仅存1100余只,与10年前相比,减少达一半以上。

    “竹子开花啰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呀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从这首流行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歌曲《熊猫咪咪》可以看出,食物的匮乏是熊猫数量锐减的首要原因。1974年和1983年,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箭竹开花,受灾最为严重的平武县,有饥不择食的大熊猫扑咬牧民的山羊。1983年—1988年间,人们在野外发现饿死大熊猫尸体108具。

    按理说,竹子开花本是自然规律,另外,大熊猫栖息地至少会有两种以上的竹子,不同竹子的花期不同,即使一种开花,熊猫也不至于食物匮乏。胡锦矗的调研结果却发现,大熊猫栖息地以海拔2500米为界,2500米以下已都是农耕区,2500米以上又仅有一种竹子可以生长,这实际上是把竹子的多样性破坏了,大熊猫的食物来源越发单一。

    如今,国家对于大熊猫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陆续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范围也成倍扩张,但其中仍有隐忧。

    “大熊猫生存的原始森林层次非常丰富,有乔木层、灌木层、地被层,还有真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胡锦矗说,现在许多保护区看上去是一片绿色,但多是林木品种单一的经济林,“这些树林里面没有苔藓,没有真菌,也没有竹子,静悄悄的,当然也不适宜大熊猫的生存。”

    有人说,每个物种都要经历兴起、兴盛与衰败,大熊猫这种古老的动物,正处于衰败期,终将走向灭亡。胡锦矗却认为:“如果我们能保护好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将和人类长期共存。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在保护该区域的其他动物,保护水源,保护人类的家园。”(本报记者 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