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校脱贫“把脉开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日,肇庆学院大四学生杨兴云结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洽水镇中心小学的顶岗实习。离别时,她收到60多个孩子的感谢信。一个学期以来,15个班的美术课,她一肩挑。

    这是肇庆学院推进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精准对接山区校师资、发展需求的缩影。从2012年起,该校在怀集县等4个贫困山区县,创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补山村、乡镇学校师资之缺,解乡村教师队伍专业提升之痛,破山区县创广东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之难。

    顶岗实习“解渴”山村师资紧缺之急

    到母校肇庆市封开县长安镇初中顶岗实习,被肇庆学院学生卢铿视为报恩之旅。他初中时厌学,成绩垫底。班主任的关爱让他悬崖勒马,发奋学习考上了本科院校。

    肇庆学院高年级师范生的到来,被封开、怀集等地视为“雪中送炭”。2012年前,师资紧缺是试验区学校面临的头号难题。“派不出老师到教学点。”一天夜里,长安镇中心小学校长林满忠带着哭腔,向时任封开县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岑焕钊“求救”。该教学点离县城100多公里,开车到县城需走两个多小时山路,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不愿去。

    肇庆学院解了“燃眉之急”,派驻师范生顶岗实习,补充试验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试验区还成了优秀山区师资的“孵化器”。2012年前,怀集存在教师“招不来、留不住”现象,顶岗实习让肇庆学院很多师范生立志服务山区校。2013年,怀集200多个教师招聘岗位爆满,其中94名为肇庆学院顶岗学生。

    “顶岗实习让山区教育与教师教育互惠双赢。”肇庆学院院长和飞给出一组数据,该校在试验区共建立55个实践基地,先后共派出39人次驻地教师、2475名师范生参与顶岗实习工作,8万多名乡村中小学生受益。

    山区教师有了专业“领路人”

    2017年,怀集二中“农村高中美术生静物素描教学研究”课题成功立项,该校省级教育课题实现“零”的突破。这得益于肇庆学院副教授蔡锦伦等专家的指导培训,怀集二中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大幅提升,做成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针对试验区中小学教师教研等专业素质能力偏低的状况,肇庆学院指向“痛点”,安排专家驻点,锻造教师素质能力。该校还开办《珠江教育论坛》刊物,为教师搭建免费的学术交流平台。

    近3年,试验区教师在肇庆学院专家的指导下,练就了“真功夫”,单独申报或合作申报的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达22项。肇庆学院还帮助试验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

    怀集县教育局机关党委书记谭子勇说,肇庆学院驻点专家、教授通过现场听课等方式,开展日常跟踪指导、个性化辅导,7000多名教师受益。

    为优化试验区乡村学校教师结构,肇庆学院开展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等系列培训。和飞说,因有了顶岗实习这颗“定心丸”,713名乡村富余教师安心接受转岗、全科培训。目前,试验区共686名教师转岗,充实到紧缺学科教学一线。

    助力山区县教育走向现代化

    怀集二中地处梁村镇,离县城46公里。原来学校无特色,再加上位置偏僻,不划招生分数线也招不满学生。而2012年以来,这里的学位供不应求。

    肇庆学院是该校招生状况逆袭的“功臣”。“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有一定底子,可把这块作为拳头项目。”到怀集二中挂职副校长后,蔡锦伦经过调研提出建议。该校依托肇庆学院资源,将美术特色作为学校“弯道超车”的突破口。近年来,该校美术本科上线率从30%提升至80%。

    6年来,肇庆学院共为试验区11所学校找到发展支点,精准助力各校做大做强特色。该校还助力乡村校扭转过分强调分数的传统教育观念,引导广大中小学着眼未来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支撑平台与制度体系。

    在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过程中,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是封开等县难以啃下的“硬骨头”。“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要求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普通高中教师比例达到15%以上,而2012年前,封开县900多名高中教师里,硕士以上学历的仅有10人。

    据和飞介绍,肇庆学院共帮助2527名乡村教师提升学历,帮助20所山区校开发足球等多元课程,促进学生多向成才,助力怀集、封开等四县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