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布局营造校外培训良性生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3-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基础教育领域,减负一直是个令人心焦又深感无奈的话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学校教育逐渐回归常态,但学生课业负担并未减轻,在一些地区学生负担甚至愈加繁重。其主因在于校内课业负担向校外转移,加上培训机构的逐利本质及或明或暗的违规操作。近期,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办公厅名义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是一次恰逢其时的重拳出击,释放的是国家要真刀真枪真抓真管的强烈信号。将此次行动放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框架下审视,可以发现“一脉相承,三大特征,五个关注”等特点。

    此次行动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与国家减负治理政策导向一脉相承的。2017年9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出台,其中明确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严格办学资质审查,规范培训范围和内容,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加上此次行动通知,共同构成了减负治理的“三连击”,既体现了一脉相承的主线,又体现了政策与行动的环环相扣。三大特征分别“依法”“重规”和“求全”。《通知》提出六类治理任务和整改要求,基本做到了聚焦六类不规范行为,办学隐患和办学内涵兼治,校外培训和校内教育兼治,通过打“组合拳”系统解决问题。五个关注分别涉及安全、资质、定位、内容、利益,将安全隐患检查列为首要任务,明确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一律关停。依据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取得与否进行引导或停办。通过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班次、内容、招生对象、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核备案并向社会公布,以此来规范培训机构的定位和培训内容。

    此次恰逢其时的“组合拳”出击,基本向着“校内外齐抓、课内外共管”靠拢,对此各界抱乐观态度。但同时必须清楚,减负之路尚远,只是采用简单的堵、查、撤、罚等形式,把培训机构视作学校教育的外来入侵者,并不能构筑起良好的教育生态。要使减负之路走好,需要“做好定位、认识需求、统筹规划、形成机制”。

    做好定位即为培训机构定好基调。当前的校外培训机构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某些学校的“寄生体”,即校内减下来的负担转移至校外,由校外培训机构承担起原本需要在学校内完成的课业;二是“兴趣班”,即填补校内空白的一些兴趣培训班,如民乐、拉丁舞等;三是“补习班”,即校内学生学业吃力,通过校外培训补充提高以期跟上校内教学进度和难度;四是“占坑班”,即某些学校为了提前招收优生而办的培训班。以上四种形式的培训班因为定位不同,无论从师资还是内容上都有很大差异,因此减负治理不能一刀切,要明确培训机构的定位,分门别类进行治理。认识需求,即要进一步明确参加培训班是被裹挟的无奈还是真实的需求。目前,家庭、学生、学校、培训机构乃至社会往往陷入了一种“共错结构”,不参加课外辅导怕校内功课掉队的心态夹杂着校内吃不饱、校外来补充的真实需求,对家长群体形成“剧场效应”,家庭、学校、社会等均被裹挟在内。要打破这种“共错结构”,根本在于认清哪些是真实的需求,哪些是被绑架的无奈,哪些是随波逐流。

    统筹规划是减负取得长久成效的关键要素,但长期以来,培训机构基本都是交由市场运作,在法律不细、行规不明的情况下,因为溢出了政府的整体规划,培训机构未与学校进行统筹布局和规划,因此培训机构常常被视为“外来者”和“入侵者”,往往采用简单的处罚形式,效果却不明显。

    一言以蔽之,恰逢其时的重拳出击需要有长远布局,政府要在认识定位、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整体观念,将培训机构纳入统筹布局和规划,使之成为有益补充,与学校教育一并构筑完整的教育生态,最终真正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者:王凯,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