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不”小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晚饭后,爸爸陪明明做了手工,还讲了故事,不知不觉睡觉时间到了,爸爸催促明明赶紧上床,但明明却打开了糖罐。“睡觉前吃糖,牙齿会坏的。”爸爸对明明说。“不嘛,我就要吃。”明明拿了一块糖放进嘴里。“不听话的孩子!”爸爸一边责备一边用手抠出明明嘴里的糖。明明号啕大哭,躺在地上来回打滚,甚至惊动了邻居……

    不止如此,最近明明身上发生的许多事都很让人头疼。天凉了,大人都穿上了毛衣,明明偏要穿短袖出门;去公园玩,出于安全考虑,爸爸将明明抱过独木桥,他偏要退回去,自己重新走一次;每次用剪刀,总想尝试不安全动作;家里有画板不用,偏在墙面上画画……

    其实,明明的行为是典型的逆反心理,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为强烈的抵触情绪。幼儿期的逆反心理又称“第一逆反期”,是指幼儿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的表现。随着幼儿自我意识萌芽,事事都喜欢自己做主,他们想参与成人的活动,认为别人能干的事自己也能干;有时他们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就一定要退回原始状态,自己重做。

    作为家长要读懂幼儿,明确“第一逆反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注定要遭遇的。家长要做的就是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帮幼儿尽早走出逆反期。

    “选择”代替“掌控”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其他场所,家长最爱对幼儿说的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在这种高控制的沟通方式主导下,幼儿缺少自主选择的权利。到了心理逆反期,幼儿的自主意识就会与家长的意愿产生强烈的冲突。作为家长需要反思:难道幼儿的想法、行为与我的认知不同就是错的?家长如果多给幼儿“选择权”,亲子之间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幼儿在墙面上涂鸦会影响室内美观,家长可以告诉幼儿:“你在纸上画的画很漂亮,这些画是贴到墙上,还是挂在墙上呢?”这样带有引导、建议的问题,既可以让幼儿知道绘画作品能装饰墙面,还能让他做出“贴”或“挂”的自主选择,也对幼儿的行为起到了良性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幼儿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他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再如,天凉穿短袖出门会着凉,家长可以拿出几件不同颜色的时令外套,供幼儿选择,并告诉幼儿,短袖可以穿在里面,外套可以随便挑一件。这样既给了幼儿一个“台阶”下,也达到了让他不受冻的目的,维护了亲子之间的感情。需要强调的是,选择的内容要在“合理”范围内。如幼儿晚上不肯睡觉,你需要提供的选择并不是是否睡觉,而是让他选择是听一首歌还是听一个故事后睡觉,或选择听哪一个故事,然后睡觉。这能让他感受到尊重和自主,幼儿说“不”的概率自然就减少了。

    在游戏中建立规则

    游戏是幼儿最愿意投入身心的活动。而且,为保证游戏正常有序,幼儿非常重视维护游戏规则,而这恰恰可以对幼儿建立规则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在一块窄窄的积木两端下面放上两个奶粉罐,模拟过独木桥的场景。游戏规则是“不能掉进河里,河里有大鳄鱼”。因为有规则约束,幼儿一般不会贸然行动。这时家长就可以告诉幼儿:你还小,过“独木桥”需要有家长帮助才安全。再如,将幼儿使用剪刀的过程拍下来,播放给他看,让他自己找到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鼓励他说出正确使用剪刀的方法。然后,可以鼓励他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剪刀使用规则,并在日常行为中进行强化和巩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幼儿将规则意识迁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而不会轻易做规则的“反叛者”。

    从依恋关系中发展信任

    依恋是指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特定的人亲密的联系的一种倾向。对于幼儿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对父母的依恋感越强烈,幼儿越信任父母。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幼儿就会找父母商量,也更愿意听从父母的意见。

    回到明明事件中“爸爸从明明嘴巴里抠出糖果”这个行为,如果爸爸尊重明明,明明也信任爸爸,两人拥有良好的依恋关系,明明就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哭闹了。父母只有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才能体验到尊重、自主、自由,同时也会内化、迁移这种情感体验,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的呵护,从而与父母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纽带。即使遇到矛盾,也会及时化解,所谓的“逆反”就变成“温顺”了。

    有些家长常常以长辈自居,喜欢对幼儿发号施令,要求幼儿对自己唯命是从。其实,将自己放在和幼儿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朋友那样与幼儿平等相处,多一些换位思考,多给他们一点选择的权利与空间,“不”小孩就会变成乖小孩。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黄塍镇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纸上的尊严     下一篇:推动民办园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