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经典的树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3-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年多以前,开始和女儿读《孟子》,一起读,偶尔讲。没读多久,女儿有了意见。意见一:这孟子还真是不厌其烦,到哪里,见到谁都是讲“仁”,到底什么是“仁”,如果他自己做了君王,他还“仁”吗?意见二:孟子可真会讲道理,一讲到什么道理总是洋洋洒洒长篇大论。

    我很惊讶,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已经透过文字,在朗读中抓到了孟子的神与形,比我高明多了。可惜,我没能想好到底如何与她讨论,只有带着问题模模糊糊读下去。最近,看到《孟子的理想国:一位普通教师的〈孟子〉阅读笔记》(何伟俊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踏着著者的脚步,一路跟读,才算将《孟子》完整阅读一遍,诸多收获之下,对孟子,对《孟子》这本古代经典,有了更深的体悟。

    《孟子的理想国》是何伟俊先生继《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之后又一册儒家经典讲记,所谓讲记,乃讲而后记,在多次公开讲读孟子的基础上,何先生反复咀嚼自己的心得、感受、理解与困惑,又一句一句记下。不同于集注与译注,作者仍然采取了一个现代人的读法,有导读、有翻译、有阐释,有纵向的分析,也有横向的关联,他嚼饭哺人,贴着原文予人以理解,也带入更多现代意识,将人引入经典的殿堂。

    我以为,最起码有三方面,显出此书的独特与必要性。其一便是贯穿全书的“对话意识”,说到底,何先生的经典解读,正是在与经典对话。首先,他是与孟子对话。他在阅读中,时时不忘自文中话语出发,来到现场,进入孟子内心。比如对“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的一番解读,分明可见对话的发生与延展。他自孟子讲述此话的语境、语气切入,联系上文推敲,得到了孟子“知人论世”的思维路径:诵读诗书→知其人→论其世,并论证了这种路径的合理性。像这样的“对话”,书中还有很多。此外,在与孟子对话的同时,何先生也是在与之前无数阅读《孟子》的哲人对话,他的阅读是以“主读加辅读”的形式,通过与前人和今人的对话,汲取了很多经典的养分,不断生发出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这种与先贤对话、与经典对话的阅读态度,使他的讲记没有仰视的局促,也没有俯视的傲慢,而是有了平视的广度,有了对视的温度,也正如他所读到的,他在诵读《孟子》中,得知其人,再观其世,从而拈出了“理想国”这一关键词。

    其二,从对《孟子》的解读来讲,“理想国”同样是贯注全书的重要脉络。不过,“理想国”出自柏拉图,而孟子所提的是“仁”或“仁义”。何先生通读全书,将书读通,他如此概括《孟子》三万多字的内容:

    从开头(卷一、卷二)的推销“仁义”“仁政”,到中途(卷三至卷六)的梦幻“仁政”,卷八、卷九以“为人之道”体现“仁义”,卷十以“交友、交往之道”体现“仁义”,卷十一到卷十四通过“人性善”的辩论和“存心养性”的阐述,探寻“仁义”的根源。

    由此,何先生把握到“仁政”乃孟子的理想追求与终身志业,“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孟子常为现代人诟病的“性善论”也有了合理解释,它正是仁政与仁义的根基。换句话说,孟子本人正是以“善”行之天下,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坚定的信仰者,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不管遇到谁,都为了“仁义”奔走呼号,用自己的辩才和与之对立的言论、流派进行犀利的辩论。他孜孜不倦追求终身的,就是构建一座以“人性善”为根基,以“仁义”为栋梁的“理想国”。放在今天,这样的信仰与努力丝毫没有过时,何先生在阅读中将“仁”置于中心,也使得自己的讲记更贴孟子,更多了厚重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孟子》?我想,不在于阅读之后马上做什么经天纬地之大业,而是在呵护仁心,执守大道,为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这大概也就是何先生所言孟子“理想国”的寓意:并非一个确证的今天,在于一个不息的过程。进一步讲,这不就是阅读经典的意义?

    其三,要特别提出的,何先生本职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以,他的讲记有鲜明而透彻的教育理解,他帮助读者将《孟子》里的教育因素择取提炼出来,读其书,学教育,未尝不可。女儿说孟子讲起道理就长篇大论,在何先生看来,这恰恰是孟子极好的专业策略与能力。作为智者、语言大师、教育家,孟子善于“编”故事、“讲”故事,他的理念、思想、智慧,往往蕴含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里,故事结束了,“理”“法”“情”也就不言自明,使听者获得感悟和启发。何先生书中有多处分析孟子的故事与内蕴,他从中看到了当代教育中的“启发式”“建构主义理论”,孟子的“故事教育法”恰与之相映成趣,值得进一步借鉴与运用。还有一处,是针对孟子的经典名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何先生从孟子的反省推演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提醒为人师者须有警醒,防止自己“好为人师”“轻率而教”。这一点也与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句相通。好为人师,显然不是做学问的好模样,“为人、做事、求知”达到统一,如此才不失本心,不好为人师,应该就是常说的“不忘初心”——这又是孟子的观点,“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做老师的,哪里能失掉自己的“赤子之心”呢?

    除此之外,何先生的讲记中,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孟子的修养之道,问学之法,义利之辨,民权思想……“理想国”之中,当真百花齐放,自有争鸣,可堪一读。话说回来,像孟子这样的思想家、学问家,若不“好为人师”才真的可惜,他自己也想到这一点,他说:“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正因为不遗余力地与君王言,与弟子言,与自己言,他终可将自家观点、意见充分表达,历经千年,仍然是后人极好的精神资源,这也是今天仍然需要投身其中的重要缘由。

    早在1933年,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讲过一番话:现在中华文化遇到了大困难,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解决之道在转变,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才有出路。梁先生的长子梁培宽受此影响,用一个比喻来阐释“转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好比一棵古老的大树,这棵大树的叶子不断脱落,枝条死了很多,树干也伤痕累累,只有树根幸好还比较完好,这就是古老中华文化之根……它还会发出新的芽,生成新的枝条,最后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孟子》当然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脉,如今,何先生诲人不倦,在对经典的“啃读”中,帮助读者获得一副给力的“阅读下巴”(斋藤孝语),同时,也让他本人对传统、对经典的阅历,抽枝长叶,成了一棵属于这个时代的大树——至少,当我来到这棵经典的树下,就有了很多很多关于《孟子》的话,可以跟女儿好好讲讲啦。

    (作者系江苏省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