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均衡更多体现在教师水平上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3-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这种因为不均衡而形成的教育差异,造成了薄弱地区教育相对落后的情况。

    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薄弱地区的教育投入,但是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教育差距实际上并不表现在硬件与经费方面,而更多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师水平上。学校办学的灵魂是校长,因此提升学校发展水平,首先需要校长形成一定的办学理念,并使全体成员形成共识。

    关于整体提升教师质量,我建议从三个层面着手:从长远来看,要改革当前的师范教育,即按照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四有”好老师,从整体上改变教师队伍结构。

    从现阶段来讲,鼓励教师支教、挂职。提倡有教育情怀、有志向的一线教师到教育薄弱地区支教。同时,也可以派行政干部、教学管理者、校长到薄弱地区轮岗,为薄弱地区带去全新的、经得起考验的、可推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另外,要完善教研制度。教研制度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特色,它包括教研员与学校内部的教研制度两个层面。当前,基础教育有各级各类教研员网络,以及由教研室、各年级备课组组织的教研制度。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更好、更有效地发挥教研员对基层的指导作用,这样就可以通过“传帮带”解决学校内部教师教学水平不均衡的问题。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赵彩侠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