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人心的教育
江苏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长江文明和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杰地灵,文化经济教育都非常发达,常州教育在全国也处于领先位置。在全国享有盛誉的百年名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办学优势的鼎力支持下,常州外国语学校于2001年8月成立,学校是自筹办学资金、自主管理的非营利性完全中学,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常州义务教育的标杆式学校。
学校以“以人为本,人文育人”为核心办学理念,以“志存高远、求是创新”为校训,确立了“专注于有生命力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尽情绽放”的教育愿景,坚持“优质立校、外语强校”的办学思路、“精心于教育筹划、精致于教育行动、精彩于生命成长”的战略选择,以培养“未来世界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为育人目标,遵循“做最好的自己,能有益于他人”的成长准则,培养常外学子“男生担当·挺拔、女生独立·优雅”的特有气质,在特色办学及教育高位发展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精心管理积极探索,办学效益稳步提高
学校管理立足人本,坚持走规范化、标准化、品质化的路径,既注重规范与制度,也注重人文与弹性,严苛与宽柔相济。最核心的举措在四个方面:
(一)完善管理体系,盘活运行机制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需要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回到以学生、教师为本的价值轨道上来。从学生、教师的角度出发重构学校的各种关系,是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切入点。
1.职权明晰科学,统整分级管理。
学校建立了:决策系统——董事会、校长室;执行系统——办公室、课程与教学处、学生发展处、后勤保障处、国际部;参谋系统——常外党总支、工会;监督系统——家长委员会;教育教学“三级管理系统”(校级、年级、班级)与“双轨并存”(教研组、年级组辅助双修)的体制,促进了学校有序高效地运转。
2.实行“合作—竞争”机制,深化全员管理模式。
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制、岗位责任制、年度考核制、责任追究制;教师实行“优”先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奖励惩罚制,并进一步优化学校教师聘进、退出机制;员工实行岗位责任制、教师评议制、优胜劣汰制。
(二)推进民主管理,构建人本文化
1.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命感召。
学校倡导“鼓励、激励、欣赏、分享”的理念,在管理中沟通人、尊重人、理解人,赋予其智慧和艺术,张扬其生命与情感,关注师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状态,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2.推进校务公开,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以及重大决策事项,都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开透明,接受利益相关方的监督。
3.设立校长信箱,广泛听取建议。
学校设立了“校长信箱”,作为全校师生的信息反馈渠道。对于校长信箱中反映的情况,学校会逐一分析并对重要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逐步落实解决。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流程
学校根据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章程,健全和完善党群、行政、教学、科研、教师、学生、财务、后勤、对外合作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形成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的齐全、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使学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学校改革32项岗位职责和70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符合新时代、新发展要求的《制度汇编》,并编撰了“人本管理360°校本评估”,研发了校本手册——学生礼仪手册、教师手册、中考备考手册、家委会工作手册等,理顺了校内各种关系,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激发了学校发展活力。
(四)探索集团办学,辐射优质资源
学校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新模式,不仅作为省常中教育集团的关键成员,而且以自身为核心,与常州钟楼实验初中、常州戚墅堰中学、常州滨江中学组成常外教育集团,输出常外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课改成果、优势师资等资源与集团内学校共享,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抓实师德师风建设,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常外是一所极富生命力的年轻学校,年轻教师群体是教师队伍的主要生力军。学校一方面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主要实施在五个方面:
(一)构建培养机制,明确教师发展目标
学校作为常州基础教育的领头羊,常外的教师队伍建设放眼常州教育,通过构建教师培养机制,建立模型,向校外辐射。具体而言,新教师——适应岗位需求;青年教师——全面胜任需求;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色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学科带头人——作为学术研究共同体的领衔人以提升团队的专业性。学校获评2017—2019年度常州市教育科研基地。
(二)重视教育科研,明晰教师成长路径
策略1:新教师培训——垫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
学校推进“影子教师见习指导计划”,实现新教师培训的前置;师徒结对;新教师上岗培训;校长约谈。
策略2:校五级阶梯、基本功比赛——助力专业成长的制度创建。
学校结合市五级阶梯、学科基本功比赛,开展校级五级阶梯评审和学科基本功比赛,助力成长推动内驱;目前学校有市级教坛新秀14人,教学能手20人,骨干教师15人,学科带头人8人;有2人次获得国家级别基本功(评优课)一等奖,13人次获得省级基本功(评优课)一等奖,28人次获得大市基本功(评优课)一等奖。各学科都涌现了一批在本专业领域有声望、有话语权的教师。
策略3:主题教学研究活动——指向有效的系统策划。
学校开展融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教学研究系列活动,由此有机地结合了理论和实践。
策略4: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引领的教师发展创新。
学校于2010年底相继成立了语数外三个学科研究中心和一个学生发展研究室。每个中心分别聘请一名相关领域的知名教授作为导师(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马复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晓文教授和李家诚博士),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组成教师团队。
策略5:名师工作室——优秀教师抱团发展。
学校于2013年1月成立了13个名师工作室,均以本学科、本领域资深教师为领衔人,以课题形式,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研究,抱团发展,共同进步。同时,要求每个名师工作室都作研究情况汇报、成果分享,以辐射影响力。学校还邀请专家和本校教师,一起进行发展度评估。
策略6:以课题为载体——推动教师持续开展行动研究。
对于教学业务骨干,学校要求人人能领衔课题研究,申报级别不限,但基于日常教学问题开展,学校课教处定期对课题的开展推进情况进行交流,既是对课题组成员的意识促进,也是让不同课题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汲取、吸纳、借鉴。
(三)规范教研制度,打造优秀教研团队
学校规范教研制度,推行公开课制度,提高教师水平;推行集备制度,提高备课质量;执行听课制度,倡导常反思促成长,打造优秀的教研组团队。目前学校有常州市示范教研组2个(语文、英语),优秀教研组4个(数学、地理、政治、体育)。
(四)发展文化场域,师德建设常抓不懈
学校的教师具有开放精神,善于思维碰撞,乐于智慧共享,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了“合作、现代、开放”的教师文化氛围。
学校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以“师德建设月活动”为背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激励全校教职工坚定教育信念,树立教育理想,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教师。
同时,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教职工课余生活,工会积极主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既融洽了教职工关系,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情感,也为创建和谐校园起到了促进作用,增强了向心力与凝聚力。
(五)抓好党风廉政,党员教师率先垂范
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思想政治领域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参加党课学习、党员日活动、主题沙龙等活动,筑牢党员信念,增强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党员先进性。
全力配置软硬件设施,创造优异教学条件
2015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位于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占地153亩,建筑面积75196平方米,其中包含地下停车场9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设六大中心。
(一)风格大气,布局合理
学校新校区在有机融合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和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以图文行政大楼为载体,承袭了老校区“享读空间”的设计理念和巧思创意,集阅读、学习、交流、视听、设计、主题研讨、研究性学习为一体,图书馆三个层面各有侧重,能兼顾开放式阅读、交流的功能需要,此外,除了传统纸质图书,馆里还配置了先进的电子信息终端,便于师生随时查阅各种资料信息。艺术中心以艺术楼为载体,打造成集艺术技能学习、视听体验、艺术特色课程学习、艺术社团活动为一体,功能室更能满足学科育人的需要,仅音乐学科功能室就有排练室、音乐教室、声乐室、舞蹈房、钢琴练习室,美术学科也有国画室、烙画室、陶艺、素描等功能室的区分和整合。科技中心以教学实验楼为载体,兼顾常规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
(二)装备人本,建设现代
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体现了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特征,让学生可以在这里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全校实现了无线覆盖,各教室配备了多功能智能化的交互式一体机,为智慧教学做好基础性工作,使交互学习成为可能。教室都配备了独立书柜,营造出了浓郁的书香氛围。图书馆里设有公共阅览区以及独立阅读小教室,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学生使用“一卡通”,实现了饭卡、电话卡的多重功能,便捷学生校园生活。
(三)自然乐享,环保节能
学校图书馆多次论证,从色彩的确定、家具的选择和功能区的划分,努力创设环境带来的内心的舒适度和精神的愉悦感;视觉文化标识的整体感、专属感很强,并给人相当的视觉审美;主要场馆玻璃幕墙、阳光顶,环保节能亲近自然;直饮水比桶装水更能保障安全,比纯净水富含微量元素,滤芯都定期更换。
学校新校区的设计还将自然景观和人文关怀有机融合,体现了内外兼美。为了保留老校区的记忆,老校区的香樟等名贵稀有树种均移植到了新校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