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国:但愿苍生俱饱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39.11.1—2017.8.9

    肩挑100多斤的担子赶在年底前奔赴海南,来年春天把收割的种子带回湖北转育,待到秋风乍起,奔赴广西南宁,数九寒冬再转战海南……40多年前,我国的科研条件尚不健全,由于育种试验只能在特定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为了加快水稻育种的进度,您一直走在追逐春天的路上。您笑称自己是只“水稻候鸟”,一年可以过三个春天。

    海南岛上,您总是步履匆匆。头戴草帽,一条毛巾围在脖子上,面朝黄土,把住穗头,剪颖、去雄、套袋、授粉、封口,数千个套袋和杂交组合都得抢时间做完。晚上,为了对抗田鼠,您把铺盖搬到田埂上,与同事轮番值守。几番春去冬来,1972年,第一代红莲型杂交水稻问世。

    这样的习惯竟一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即使在与病魔抗争的最近几年,您依然坚持下田、做研究。去年4月,鄂州基地播种完毕后,您马不停蹄地赶赴海南基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您说您赶上了好时代,原本需要辗转几天才能抵达的路程,如今飞机转高铁,只需要半天,“这样可以省下更多时间来搞科研”。

    等不起的焦虑来源于从小的梦想。出身农门,您在童年目睹了农民的疾苦,1959年,在粮食短缺的危机年代,填写高考志愿时您一连报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专业,立志要做个农业科学家。“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

    一个朴素的想法开启了一辈子的农业研究,您一步步接近“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儿时梦想。如今,红莲型和马协型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惠及了5亿多中国农民,并造福多国人民。但您并不满足,您说国际上还有9.8亿人在挨饿,必须创新育种方式。

    “我们所有研究生的第一堂课,都是朱老师带我们进入试验田,来看看水稻,让我们认识水稻,对水稻有感情。”您的博士胡骏说。

    倾注了一生心血的“红莲”,成了您的微信昵称,只是它不会再有回复。您办公室的日历上还写满了行程,却永远停留在了2017年8月。永不停歇的候鸟终于放慢了追逐的脚步,但嘴里衔着的那颗种子,永远留在了田间、课堂、一粥一饭间。

    (本报记者 王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