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无语良师”学医德大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清明节来临之际,天津医科大学举办生命教育活动月。图为近日该校学子在解剖教室里缅怀“大体老师”(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 本报记者 陈欣然 摄

    “这是一例‘无语良师’的骨骼系统,能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人体形态知识。目前,医学院校的教学标本主要来源于遗体自愿捐献,我们要学习‘无语良师’的无私大爱精神。”近日,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2017级“人体结构与功能”课上,教师陶冬英在上课前向学生介绍了“无语良师”盛筱芳教学标本的来源,教育学生感谢遗体捐献者的博大爱心。

    盛筱芳生前是宁波二中退休教师,曾获宁波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一生艰苦朴素,始终致力于公益事业。2017年10月,盛筱芳因病逝世,家属根据她的生前遗愿捐献了遗体,用于医学教育事业。

    宁波卫生职院副校长应志国说,人体器官、遗体捐献是一项延续生命、奉献爱心的崇高事业,“无语良师”的大爱精神是学校仁爱文化之魂、师德之本。学校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

    “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具有仁爱之心。”宁波卫生职院2015级学生金萍说,“我致力于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2017年4月,我在宁波市鄞州区红十字会签订了器官捐献自愿书,希望帮助那些被病痛折磨的患者。”

    宁波卫生职院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马少华,是该校接受遗体捐献工作的10位志愿者之一。在他看来,遗体捐献反映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无语良师”盛筱芳把余热奉献给了医学事业,用生命诠释了仁爱之心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是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

    ■新闻链接:

    “无语良师”又称“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语良师”不仅是研究、学习的对象,还承载着许多故事,是令人尊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