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童喜喜们点个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十八年新生》
童喜喜 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记得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处于转型时代的中国,教育正在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在广袤沃土、荒漠、林地和杂草丛中,无数中国教育人用激情和智慧、汗水和泪水,开辟出令人欣慰也令人感叹的一条新路。这注定是一条坎坷的路。

    《十八年新生》是童喜喜描述她和伙伴们以“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的萤火虫精神开展阅读推广,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同时实现教师和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救赎的一部纪实文学。

    隔行如隔山。作家和教育,原本是相距甚远的两个行业。童喜喜首先是位成熟的儿童文学作家。认识童喜喜,还是在2011年的一次晚餐上,当时还有朱永新教授,作家赵丽宏、殷健灵,儿童文学博士、阅读推广人王林等朋友。我听说她写了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儿童文学《影之翼》,很感兴趣,她也答应送我一本。没想到5年之后的2016年春,我才收到这本书。她告诉我,第一次见面是2011年11月23日,那正是她承诺为新教育专职做两年义工的日子,结果一投入就是5年,其间与文学界几乎完全断了联系。

    读到《影之翼》时,我只知道童喜喜是作家,也知道她在参与新教育实验,却不知道她为此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也不太了解新教育实验何以激发了如此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如此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改变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严重脱节的伟大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

    前有朱永新教授发起新教育实验,踏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受到感召和鼓舞,自发地跟着他,走上了这条充满激情也充满艰辛的新教育之路。在这越来越壮大的前进的队伍里,跌跌撞撞地走着一位心怀理想,但懵懵懂懂、自由散漫的作家童喜喜。

    然而,正是这位作家,在新教育的征途上,和她的伙伴们,深入一线,深入乡村,深入社区,深入课堂,几乎昼夜兼程,一路披荆斩棘,挥泪流汗,不断认真地总结梳理,深入地思考和研讨,渐渐成熟,渐渐茁壮,共同高擎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并怀揣着积极现实理想主义的梦想,昂首阔步地向着未来进发。

    现在的童喜喜,也已经是位教育专家。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童喜喜的《十八年新生》。由于工作繁忙,近期我已经很少有时间畅快地一口气读完一部作品了。跟着她充满了激情、生动而真诚的叙述文字,我好好地了解了新教育,也了解了这位半路出家、偶遇教育、倾心阅读推广、参加新教育、推动新教育的童喜喜。

    新教育人,也是阅读推广人。同是“阅读推广人”,有人定义为职业,在强大的利益需求与民众混沌的渴望之中,扮演面目模糊的中介商角色;有人定义为荣誉,是商业洪流中坚守一份良知,研习不同人群的精神所需,庄重地推荐自己的所知、所爱、所信。对此,童喜喜说:“我是一个作者,努力成为作家的作者。我理解的阅读推广,必须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才能做的事。”

    书中不仅记录了童喜喜在参加新教育实验之前的十年中,从无意资助失学女童到倾心阅读推广等志愿者工作的个人探索,也详细而坦率地披露了她走进新教育的8年历程,记录了新教育实验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探索和论述了新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哲学思考,揭露了人性的软弱和灰暗,讴歌了时常闪耀着的不灭的人性光辉。同时,书中对曾经参与但没有坚持下来的人们,表示了深深的理解和尊重,并对他们曾经给予新教育的支持和贡献表达了由衷的谢意。这又是一种怎样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境界!

    童喜喜和她的伙伴们对教育、对教师、对儿童的深切关爱和超人般的努力和实践,使我阅读期间数次哽咽甚至落泪:为他们的艰辛,为他们那份颠扑不破的热爱和持守。毫无疑问,童喜喜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群有着近似某种宗教情怀的布道者,阅读此书,使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不由自主的疼痛和满满的敬意。

    童喜喜,作为新教育萤火虫义工,朱永新教授对她的了解应该是最为全面深刻的:“喜喜是一个性情中人。她喜欢的事情、她认准的道理,就会义无反顾,有时自己没有条件就去创造条件,也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尽力完成。喜喜对理论有着天然悟性。读过《影之翼》《嘭嘭嘭》《我找我》《织梦人》等作品,都能感受到她在童书创作中举重若轻的哲学的思考,这实属难得。读她每一期为《教育·读写生活》写的卷首语,更会直接认识到她对教育的思考力度。哲学功底、教育悟性、人文素养和文字能力,再加上过人的勤奋,让她脱颖而出,成为新教育主报告研制团队的核心成员,也让新教育主报告的研制团队如虎添翼。相信她的经历会给更多人以启迪,也希望更多新教育人能够像她一样不断成长。每一个新教育人的成长,就是新教育真正的茁壮。”

    2017年5月,亚太地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闭幕式上,童喜喜作为特邀嘉宾做了《以儿童阅读创造数字化时代的未来》的发言,讲述了她对阅读、对教育的思考,也讲述了她以文学和教育为双翼的这一路。在发言结尾童喜喜说:“因为无数人的爱,让我来到了这里。我知道,还有很多大人和孩子,也需要我的爱。为了他们,我会和大家一样,继续行动下去。”全场数百位各国代表报以热烈掌声。显然,这样的童喜喜,这样的童喜喜们,还将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这样的一群中国的理想家和实践家,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所共同进行的通过阅读将理想和现实相互融合的伟大教育实验,他们所建构的越发成熟的理论体系,将被更多国家和更多人所了解、参与和支持,并将成为当代中国人贡献给人类未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相信并期待着。

    (作者系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