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培养成不一样的人
为什么要进行新学校行动研究?为何要重新定义学校?世易时移,课程改革一轮接着一轮,课程要成为学校的产品,行政班要消失,走班兴起,学生需要规划与选择;在信息时代学生成长加速,改革会出现焦虑,这就是原因。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在其新书《重新定义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通过对2012年到2016年大胆改革实践的梳理,用翔实的行动报告向我们展示了新学校行动研究的伟大图景。
个别化目的——让课程适合每一名学生
必须承认,对课程的实施质量影响很大的就是班额。十一学校把教学班额控制在24名学生以内,为实现个别化目的做了铺垫。为什么要走向个别化?因为我们希望能追寻教育的本质,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使学生最终能唤醒自己、发现自己、成为自己,并且使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任何改革在启动的时候肯定是要靠老师的,但最终的成功,却必须靠顺应学生的天性。在梳理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时,李希贵认识到,选择的过程必须最终走向对每一名学生学习的顺应。十一学校的学科课程多达265个,但这种课程体系仅仅实现了第一个目标,也就是顺应某一类学生的学习。下一个目标是让课程适合每一名学生。十一学校的目标从“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变为“创造适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
传统学校,讲究因材施教,其实是教师主观上的因材施教,当一位老师面对全班学生进行一样的教学时,他是没法真正了解学生的,他看不到真实的学生。十一学校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当近300门课程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时候,老师就真正看到了不一样的学生,有了实现因材施教的可能。
不再用一个脑袋管理——让每个头脑都显现出智慧
4000多名学生就有4000多张课表,面对近300种可选择的课程,形成了1300个教学班,这样的学校形态怎样管理?用管理的老方法肯定无济于事。李希贵认为,这样的学校只能靠领导。通过领导力,使每个头脑都显现出智慧,使每个领域都有一批精英骨干在发挥着持续的领导力。当一所学校不再通过一个脑袋、一种想法来管理的时候,才会有希望。
大多数学校都是管理过度、领导不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成为校长们的重大挑战。管理让我们变得疲惫不堪,失去了创意,失去了对下属和同事的领导力;管理让我们感觉到学校是我的。而只有当你成为一个领导者时,你才会知道,学校是每个人的,每个人会在某个领域里成为领袖。
传统学校里,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成为校长的重要责任。校长还特别喜欢与下属签责任状,但却忘了分给他们权力。十一学校在学校治理领域里的工作,从根本上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努力把一所学校这样一个控制型的、科层制的组织,变成一个由有相对自主管理权的个体和小组织组成的社区。学校去中心化,构建联盟关系,理清学校、年级、学科、教师的权力边界。
过去,学校里中层的组织、干部通常过多,十一学校实行扁平化,把所有的中层部门都由管理部门变成职能部门,所有副校长都不再分管任何一个领域,而是兼任年级组长。师生的交往也实现扁平化。学校不再给学生设固定导师。教学资源对学生实现扁平化,学校有WiFi后,允许学生带手机、电脑、iPad进教室,实现学生使用APP的扁平化。
互联网开创了知识共享的时代,已经让我们老师部分地失业。它打破了学习的疆界,使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教室里。有了APP,学生就不再局限于向老师学习,不再认为学习必须在学校里、教室里,他们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找到最好的老师,获取资源。
教师必须进入网络空间,学会空间语言,重新学习表达。对物理空间也要进行改造以便与新的教学形态相适应。空间多了,就需要连接,在连接中寻找生产力。连接的关键是供需。在传统的学校里,在老师和学生的连接中,老师始终是供给方,学生始终是需求方。但我们不知道学生群体的潜能,其实,学生本身的生产力也是个无限的宝藏。作为老师,我们的角色就要转变。我们应该做蜘蛛帮学生建立纵横交措的连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和有需要的学生产生新连接,课堂教学的生产力就会爆发。
固定班级时,育人主要是班主任的事;选课走班时,教师就进入了一个“不育人无法教书”的状态。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选课走班这种新的教学形式促使学生进行自主规划,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使他们逐渐学会了做真实的自己,充分表达自己,唤醒、发现自己;同时,放大的空间孕育了更多可能性,这使他们的朋友圈扩大,让他们结交了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伴。
使用“三把尺子”——寻找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
李希贵从1990年当校长后,一直在寻找学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要素,那就是“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结构”和“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之所以能在寻找中有所收获,最重要的原因是李希贵在寻找过程中慢慢学会了使用“三把尺子”对工作做出判断。
很多学校进行改革,把改革的目标定位在“能者上,庸者下”。表面上看改革很成功,事实上,这种设计会给改革增加巨大工作量。李希贵反思到,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其实,有人“落聘”只是方式,“能者上,庸者下”也是方式,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才是目标。
通过对职员岗位聘任原则和学生放弃参加国际竞赛两件事的反思,李希贵告诉我们,在一些关键时刻要拿起第二把尺子来判断一下:你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学校?“为了学校”这个说法,很多时候是经不住追问的。只有为了学生,才能经得住所有的追问,而且会寻找到更多的同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每个人的学习方式,由于不同的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成长环境习惯等,会形成多样化的方式。此时,我们就要运用好第三把尺子: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学科?
在新学校的体系里,把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以此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唯有如此,我们才会正确定位我们的教育,也才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追求。这是李希贵和十一学校的追求,更应是我们的追求。
(作者单位:天津市天津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