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浓学前教育“公益底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走进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特别报道

    成都市试点任务

    ●扩大普惠性资源

    ●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小朋友,要记牢,不要一人离家校。放学不是亲人接,要向老师去报告……”第23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那天,成都市第九幼儿园里格外热闹,师生们正通过儿歌、舞蹈、三句半等丰富的活动,学习防拐防骗知识。

    成都九幼所在的金牛区是中心城区,车多人杂,拐骗幼儿隐患极大。成都九幼园长陈先蓉告诉记者,过去,由于教师欠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捉襟见肘,“单单组织每天上学、放学,就已经让老师们筋疲力尽”。

    而近年来,成都市政府将非在编幼儿教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着力推进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解了不少幼儿园的燃眉之急。现在,成都九幼53名教师中,一半以上都是非在编教师,不仅常规安全工作理顺了,幼儿园还以安全教育为特色,开发了系列园本课程,去年还被评为“全国安全教育示范园”。

    把稳定师资作为改革切入点

    长期以来,成都市由于公办教师编制少、非在编教师待遇低,造成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幼有所育,师是关键。2014年1月,成都市政府出台《幼儿园管理办法》,率先在全国提出“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的“两为主”发展原则,在这样的思路下,一大批像成都九幼一样为师资发愁的幼儿园得到快速发展。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有居民一万余人,过去这么大的镇上只有一所附设在小学的幼儿园,在编幼儿教师也仅有几名,幼儿园正常教学研究工作难开展,当地群众入园难问题十分突出。

    改变公办园传统人事管理制度迫在眉睫。2014年以来,成都市突破编制难题,重新核准在园幼儿人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非在编教师,尽力实现同区域非在编教师同工同酬。目前全市中心城区的非在编教师年收入占到在编教师的80%以上。

    “现在幼儿园教师达到了89人,分园也达到了5个。”让万春幼儿园园长彭丽高兴的还不只是幼儿园规模的扩大,她告诉记者,教师队伍稳定了,全园的教学管理也步入正轨,老师们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当下的学前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幼儿园实现了“内涵发展”。

    “标化提升”让发展有底气

    杨柳依依,荷叶尖尖,春天里的成都西郊和风煦煦、阳光明媚。在老师的带领下,万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在种植园里种植花木、朗诵诗歌……这是一次“认识季节”的活动,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能让孩子们了解科学原理,锻炼表达能力。

    温江区是西部重要的花木种植基地,基于这样的环境,万春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摸索出让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美、成长之美、教育之美”的特色办园之路。而近年来,成都市陆续实施的两轮“标化提升”(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和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让幼儿园设施设备、活动场地、育人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发展理念的落实也得到了保障。

    如今,在成都市每个农村乡镇,都有一所像万春幼儿园一样的标准化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小、破、旧的状况彻底改变。

    成都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林一凡说,入园难、入园贵折射出的是公办园、普惠性幼儿园的供给不足,这需要政府主动作为,兜网底、补短板。

    有一系列数据足以说明成都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胆魄:2011年,投入8.1亿元,完成223所农村标准化幼儿园建设;2014年以来,新(扩)建公办园460所,增加学位14万个;2017年,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学位覆盖率达86.4%。

    “20年前,幼儿园大多数教具还需要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今天,老师们有了广阔的平台实现教育理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彭丽说,“标化提升”让幼儿园发展有了底气。

    千方百计扩大普惠资源

    40多万常住人口,没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没错,这是3年前成都高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由于高新区不属于国家法定行政区划,在“财政供养人员只增不减”的背景下,区政府想增加教师编制、举办公办幼儿园的念头基本不可能实现。

    尽管如此,老百姓对优质、普惠公办幼儿园的入园需求并不会消失。为了突破公办幼儿园在机构和人事编制方面的瓶颈,成都高新区积极探索,实施了“政府出资、品牌办园、街道主管、行业评估”的公办幼儿园办园模式,即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面向社会采购公办幼儿园管理服务。

    据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学前教育负责人介绍,高新区对被托管幼儿园经费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一年一审计,经费采用预算制,所需经费支出由高新区本级财力承担,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幼儿园执行公益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各类收入全部上缴财政。

    截至2017年年底,成都高新区先后分三批次完成了19所公办幼儿园的购买服务采购计划。2018年,高新区正计划开展新一批次11所公办幼儿园的管理团队采购工作,进一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

    “受各种因素影响,学前教育发展底子薄、欠账多,要实现跨越式、内涵式发展,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普惠性教育资源。”林一凡说,除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外,成都市还采取公办园办分园、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一体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发展壮大公办幼儿园;将政府定价与财政补助相结合,建立公益性幼儿园认定、扶持考核机制,大力扶持公益性幼儿园发展,“让学前教育始终保持公益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