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如何师生相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在南湖畔观察一棵小叶朴,一看就是8年,它告诉我关于树形、空间、生命的风景园林哲理。”在华中农业大学南湖畔,风景园林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志远这样描述自己8年的求学之路。

    张志远的细腻感悟源于该校风景园林专业长期“情·境育人”的教学实践和探索。

    针对我国以往风景园林人才培养存在文化根基缺失、重技能训练轻情操培育等突出问题,华中农大风景园林专业依托60余年的办学积淀,坚持“情·境育人”理念,实施全人教育,将认知与情感、专业与情操、教育与文化综合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风景园林学学科带头人高翅教授说,“风景园林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风景园林教育迫切倡导全人教育,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与自觉的专业人才”。

    “知情景境”构建课程体系

    “根植文化自信,强调社会责任,强化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是华中农大风景园林全人教育的三条主线。”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杜雁副教授解释说,“‘知情景境’融合的育人体系将三径合一,突破了以知识模块为导向的传统,促进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师生相长。”

    围绕“知情景境”融合的目标,华中农大按照“基础感情类、情理融通类、丰富情怀类、以情入境类”四大类重构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为强化基础感情和认知体悟,该校增设“风景园林认知”等课程;注重专业核心课情理融通,减少理论讲授,加大真实情景设计训练的比重,增设风景资源保护与规划等内容;丰富情感类课程,强化社会、历史、文化和艺术内容,新增名山风景、乡村景观等内容;以情入境类课程则增加风景园林业务见习和专题调研的环节。

    为系统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构建了专业认知—课程设计—专题调研—业务见习—毕业设计的“五阶”梯度实践教学体系,从认知基础到实践创新,从单一景素到风景综合,从情境模拟到真实情境,统筹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做到户外空间真实情景、情景模拟的全尺度、全过程覆盖。

    在“情·境育人”探索中,华中农业大学还总结出“境育十径”——利用田野调查、测绘体悟、模型推绎、经典析要、墙报研讨、学术辩论、海外见习、设计竞赛、中外联坊、花园营建,多维度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独立研究与团队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规划设计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促成学生对专业态度的显著变化。2015年参加花园营建的焦占先回忆说:“建花园的场面热火朝天,路过的留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我们,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作为这个专业学生的自豪!”

    “八景”化育贯穿人才培养

    “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之外,我们还构建实施了‘无限课堂’的化育体系,有效实现了情感化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风景园林系主任吴雪飞告诉记者。

    华中农大连续9年实施“八景”化育:“景园心晤”入学仪式和“景园骊歌”毕业仪式凝结了师生情谊和专业情怀;“景园学堂”和“景园心像”以讲座、沙龙和影像等方式构建师生共同学术空间;“景园心旅”“景园心匠”拓展了学生学习时空;师生每年岁末联欢的“景园之夜”,以文艺审美深化师生情感;“景园之月”搭建传播文化和促进交流的综合平台。

    景园“八景”成为独具特色的无限情境课堂,“八景”化育贯穿大学培养的全过程,从入学到毕业,不间断地情感寄托和感化伴随着景园学子的成长。

    9年来,“景园之夜”已成为华中农大岁末一道标志性风景,深深印在每一位景园学子的心里,历久弥新。

    “围绕‘情·境育人’,华中农大坚持发挥好‘一部两委’的职能作用,监督落实教书育人的责任。”系党支部书记张斌介绍,党支部、系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各司其职,协同确保正确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贯彻落实。“我们同时将课程、实践活动、实习基地、学术报告责任制、学生学业和青年教师导师制等责任明确为‘六落实’制度,有效传导落实教育教学多层责任与义务。”

    全人教育结出累累硕果

    通过9年的“情·境育人”探索与实践,华中农大风景园林专业建成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出版教材5部、学生作品集1部,88%教师先后获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表彰奖励。

    华中农大风景园林专业建成了湖北省风景园林唯一品牌专业、湖北省风景园林学唯一重点学科。此外,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良好的专业素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中国工程院孟兆祯院士曾评价说,华中农大风景园林专业“情·境育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和学科的自信心培养,从文才、画才、口才诸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求实的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