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教 一片丹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著名校长、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在作报告。 著名校长、北大培文教育总校长、苏州十中原校长柳袁照在作报告。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锋在上公开课。本报记者 张劲松 摄

    “如果到湘西举办‘宣讲行送教行’活动,我一定要参加,回报家乡。”79岁高龄的著名校长、北京建华实验学校董事长、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是湖南张家界人,在活动前,他特意向中国教育报刊社“宣讲行送教行”大型公益活动组人员提出要求。

    李金初如愿兑现了诺言。4月21日至22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带着党的十九大精神、带着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带着为老区人民服务、向老区人民学习的情怀,李金初和著名校长、北大培文教育总校长、苏州十中原校长柳袁照,以及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锋一同走进美丽的湘西花垣,为武陵山区近400名校长、教师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的教育盛宴。

    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

    156张幻灯片一一滑过,串联起李金初从18岁第一次踏入花垣的土地借道参加高考,到北上求学工作,进而发展壮大北京十一学校、创办北京建华实验学校等,直到如今再次回到故地,深刻感受这里的变化;幻灯片也带出了李金初所作的报告——《走向优秀与卓越的学校发展》。

    其中一张幻灯片,是李金初在十八洞村一户农民家拍下的照片:一位老人坐在火塘边,满脸幸福地看着正在播放的彩色电视机,在他身后,挂着一排排厚实的腊肉。

    “是什么让我们取得如此大的变化?”李金初认为,是新的历史方位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人民,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深度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带领人民谱写了脱贫攻坚新篇章。

    “脱贫攻坚取得成就的机制也适用于教育领域!”李金初说,“那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改革创新。”

    从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李金初创办了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提出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着手进行美好人生教育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今100多万字的相关著述即将出版。

    李金初认为,一所学校走向优秀、走向卓越,必须要处理好“财、才、管、创、研、质”之间的关系,“任何学校都可以通过奋斗发展成优秀,但要想卓越,却需要付出更加长期、艰苦、富有智慧的努力”。

    李金初数十载的丰富教育人生和教育探索让现场校长教师直呼“过瘾”。花垣县道二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秦远钧说:“作为校长,平时要抓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听了李金初校长的报告后我明白,校长一定要抓住学校发展的根本、找准奋斗的方向,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根本来开展。”

    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最佳平衡点

    被称为“诗人校长”的柳袁照是一位高产的校长,光诗集就出版了好几本,这次他带来的报告也颇有诗意——《今天我想去看看未名湖——怎样做一个有生命质感的老师》。

    在分享诗与学校发展变化的同时,一个个直逼教育最本质的问题逐一抛出:当下我们教育最缺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学校的图腾是什么?今天教育的灵魂是什么?作为教育人,我们有情怀吗?我们有担当吗?……

    柳袁照结合自己任职苏州十中校长15年的经历,给出了自己的回答:教育是细节的艺术,要将教育艺术渗透到教育教学每一个细节中;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但不是说教的地方,要追求教育情感的体验……

    花垣县窝勺小学校长符兴智认真聆听,不时做着笔记。“柳校长所实践的教育是我们憧憬的、理想的教育,但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些与我们现实情况距离有一些远,不知如何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符兴智说。

    “从自身实际出发,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到最佳平衡点。”柳袁照答道。

    当了20年校长的花垣县麻栗场中学校长陈国军说:“柳校长是很有见地的校长,听了他的讲座,让我回顾自己的校长生涯,也从各个方面开始寻找差距,以后要坚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换种思路,语文教学可以更丰富

    郭锋给花垣初一学生上了一堂“驿路梨花”的公开课,并作了题为《融汇四界,革新语文》的报告。

    “我和大家打个赌,这课虽然你们学过,但这次如果没有新收获,下课后,你们每人可以在我背后捶一拳!如果有新收获,大家课后就和我击个掌!”得知孩子们刚学完“驿路梨花”,郭锋决定以“打赌”的形式,带着学生们再次进入文本。

    在播放一段“助人为乐”传递正能量的视频后,郭锋请孩子们细读课文,并与视频进行比较。“主题、情节、叙事结构等是重点。”在这段阅读比较中,郭锋引导孩子们注意到助人为乐在“中国的特殊表达”,即文中所说“为人民服务”。

    接着,郭锋以“史料追溯”的形式,与孩子们分享了张思德、雷锋等人物故事。而孩子们也在“助人为乐”与“为人民服务”,视频与课文的差异中,体会到“驿路梨花”运用的主要文学手段:悬念和错觉。

    “三顾茅庐”的名著联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二者区别,“阅读点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中两种手段的运用与差别的理解,再自然引出“无巧不成书”,与“梨花”意向的“一语四关”。

    “太开心了!”初一学生龙雨东说,虽然这篇课文刚学了没多久,但郭老师对“梨花”意象的解读“还是第一次听到”。班级70%以上的学生是苗族,郭锋巧妙地利用这一特点,以苗族带出课文中的哈尼族,再扩展介绍哈尼族的取名风俗,直至引出哈尼族小姑娘“梨花”和这一名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丰富意象。一下课,龙雨东就和其他40多名同学拥上讲台,排着队和郭锋击掌。

    “真实感受到什么是课文与生活、文学与文化融汇的‘四界’语文。”花垣县雅桥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师张耀华听完郭锋的示范课和讲座后感慨道,“换一种思路,语文教学可以更丰富。”

    花垣县教体局局长刘世文说:“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专家不远千里,给我们花垣校长教师提供了这次重要的学习机会,送来了比‘真金白银’更宝贵的理念和方法,使我们的校长教师真正得到了实惠和福利。”

    “边城教育系统要以这次‘宣讲行送教行’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教育力量。”花垣县副县长龙文斌说。

    本报湖南花垣4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