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贡献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以蒙古族为自治主体民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安全稳定屏障,是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内蒙古自治区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实行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的独特民族教育形式,大力培养各类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与共同繁荣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内蒙古工业大学作为自治区成立较早的工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工科优势,积极开展少数民族预科和民族班教育,始终把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重要使命与社会责任。1980年,学校首次在化工设备与机械、动力机械、锻压工艺及设备、铸造工艺及设备等8个本科专业招收民族预科生。38年来,学校着眼于高层次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蒙汉语言兼通、立足民族地区、服务地方发展、适应全国竞争、具有国际视野的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索实行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补预结合、基专兼顾、蒙汉兼通、德能兼备”为特点的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近万名综合素质优良、实践能力较强、多种语言兼通、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补预结合 夯实学业发展基础

    学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学生的主体,是基础教育阶段以蒙古语为授课语言、预科及本科阶段以汉语为主要授课语言的蒙古族学生。随着学习语境的重大变化,很多学生在听课时需要进行思维转换,经历“汉语接收—蒙古语理解—翻译—汉语表达”的过程。对此,学校通过“补”“预”结合的方式,帮助预科班、民族班学生为本科阶段学习做好语言及基础知识的预备,补齐与本科培养标准之间的差距。

    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在深入研究蒙古族学生学业基础、身心发展特点和文化背景特殊性的基础上,学校单独制定少数民族预科班培养方案、民族班培养方案。预科阶段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将强化语言和巩固基础作为重点,设置汉语文、汉语口语、预科英语、预科英语应用实践等课程,提高学生多种语言交流能力;设置数学基础、物理基础和化学基础等课程,强化学生理科基础;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等课程,增强学生民族发展及团结进步意识;设置足球等特色体育课,发挥蒙古族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特长。积极构建“宽基础、多模块、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搭建基于模块化分类、必修与选修交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通识教育课程群和专业教育课程群,促进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根据预科班、民族班特点,学校试行过“2+3”“2.5+2.5”“1+4”“4年一贯制”“5年一贯制”“插班培养”等多种模式。目前,预科班采取“1+4”培养方式,即针对部分高中阶段接受蒙古语授课、汉语言基础相对欠缺的少数民族学生先行开展1年的预科教育,待通过预科结业考核后再进入4年制的本科教育阶段,实行整建制编班或插班培养,全校69个本科专业全部向他们开放。民族班采取“4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主要是指对高中阶段文理基础相对较好、能够基本适应本科阶段学习要求、直接进入4年制的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弥补学业差距。同时,本科阶段学习实行3—8年的弹性学制,为民族班学生自主规划学习进度提供可能;在免试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班选拔等方面单独设置指标,为民族班学生成长成才广泛开拓发展渠道。

    为了使人才培养内容成为有机整体,通过编制课程贡献度矩阵,将培养目标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紧密联系,在修订预科班、民族班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明确蒙古族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规格,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可能效果进行预设,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出发,制定具体的课程标准,用以引领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耦合。各专业在课程体系系统化前提下,明确各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加强各门课程之间内容上的整合与衔接,对培养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都编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同时,学校组织民族教育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编写特色教材,《蒙汉英对照物理学名词附录》《基础物理》《汉语口语表达与训练》等教材、讲义,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编排新颖,针对性强。

    基专兼顾 注重知识结构平衡

    先慢后快,动态培养。各门课程以“强化基础、循序渐进、增加广度、有所侧重”为原则,完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基础”是指强化思想、原理、方法、实践应用等基础内容的学习;“循序渐进”是指注重准备知识与后续知识的逻辑关系与合理衔接;“增加广度”是指适当增加基础性教学内容,扩大知识覆盖面,回顾巩固必要的高中阶段知识;“有所侧重”是指侧重选取后续专业课程所需基本知识。在教学节奏上,形成先慢后快的过程曲线,低年级基础知识教学稳扎稳打,中高年级专业知识教学快速跟进。

    因材施教,确保效果。学校探索采取三种策略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一是本科低年级课程保持学分不变,按1∶1.2(学科基础课)和1∶1.5(专业主干课)配比学时,通过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二是选配蒙汉兼通或具有丰富民族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良好互动,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细致、深入浅出的把握;三是加强课外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帮助,使其达到课程学习要求。在课程教学模式方面,根据蒙古族学生积极热情、思维活跃、行动力强的心理特质,适当增加合作式、讨论式、情境式、行动导向式等教学模式的运用,优先考虑知识结构的优化和知识能力的转化。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取单独编班的做法,探索15—20人规模的小班教学形式,灵活调整教学进度。针对低年级学生,探索实行学业导师制,帮助学生明确课程知识体系与知识关联,及时解决学习疑难。针对具有良好专业发展潜质和后续学习意愿的部分学生,探索实行学术导师制,为培养高水平蒙古族科学研究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做充分的学业准备。

    德能兼备 提高人才综合素养

    德育为先,文化助力。在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基础上,重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宣传“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注重自治区主体民族责任意识教育,使蒙古族学生充分认识到本民族人才在“亮丽内蒙古”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同时,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举办校园那达慕等校园文化艺术节特色项目、蒙古搏克等社团活动。各项资助奖励政策向预科班、民族班学生倾斜,专门设立“预科生平等奖学金”“预科之星”等专项奖励。

    聚焦能力,打造优势。蒙古族学生因为语言表达、思维转换等特点,在知识学习初期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对知识含义、知识关联等环节的理解相对困难,但是一旦建立起知识结构就往往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各专业充分关注这一特殊性,既强调专业基本概念体系的扎实建构,也着意创设学生运用知识、实践知识的空间。在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构建中,增设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简化复杂的理论推导过程,恰当引入工程实际案例。

    蒙汉兼通 素质优良普遍认可

    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建设需要大量蒙语、汉语兼通的高素质民族人才。学校充分发挥蒙古族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优势,注重专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不断完善汉语、英语、日语等课程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着力培养预科班、民族班学生的多种语言学习、应用能力,预科班、民族班毕业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专业及社会适应良好、蒙汉语运用技能娴熟,一大批牧区学子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优秀领导干部,以“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认可。1991级预科班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学生韩永全申报的科研成果《航天器舱体结构变极性等离子弧穿孔立焊关键技术与应用》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成功应用于“天宫一号”主体结构的高精密焊接。2002级预科班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常胜勇救遇难出租车司机,被授予2007年度“中国骄傲”人物称号。2011级预科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代那仁图娅,在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服役,以实际行动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携笔从戎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