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培养未来之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论是小学教育、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离不开进步二字,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学生在进步,教师在进步,学校也在进步。追求进步是教育共同的精神。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最要紧的是尊重,包括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学校的文化传统、特色和优势,尊重差别和多样性,这样教育才会达到百花齐放的境界。”在日前召开的“大学精神引领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说。

    由北大培文教育政策与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和北师大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此次论坛上,多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学者与重点中学校长共同探讨大学与中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协同与衔接问题。

    在论坛上,北大培文教育文化产业集团正式聘请苏州第十中学原校长柳原照为北大培文学校总校长,周其凤为其颁发了聘书。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胡东成教授认为,大学精神引领基础教育发展,这是一个高境界、大视野、有远见和有启迪性的命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应是割裂的,应该是互相协调的;基础教育不能被高考牵着鼻子走,要受大学的引领;中小学不能只追求升学率,而应追求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终极目标。当前的教育出现了教育的阶段性不明、连续性不够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两者联系的纽带,搭建学术桥梁,通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成合力,推进人才的培养。

    中学在人才培养上应该追求什么呢?胡东成教授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一是要重视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蔡元培先生在100年前就曾断言: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魅力。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曾说: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道德的空白无法用知识去填充。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把人格和品格教育放在第一位。二是要追求全面的知识,在打基础阶段,学生的知识视野一定要宽。知识面过窄,无论对学生深造还是走向社会,都是没有好处的,因此不宜过早进行文理分科。三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国的教育多是让学生与老师“求同”,其实应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求异、提出问题,这是创新的开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试错”,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认为,依托大学的精神,完善基础教育,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人文情怀。北大、清华、人民大学、北师大等大学各有其特点;基础教育也是一样,应该各有特色,不能千校一面。学校要在给学生宽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以适应将来的大学学习生活。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认为,无论中学还是大学,应该让精神变成学生身上的素养和永久性的烙印,在这方面,大学和中学做得都还不够。选拔和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是当下应试教育的根源,应从改变大学在选才育才中的作用和地位入手,中学大学携手改变现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内容。大学的精神不是用来欣赏的。大学的教授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步子迈向中学的校园。中学生更需要大师、大家的引领,需要有人点亮他们人生的梦想,指引追求的方向。大学和中学只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紧密衔接、高度合作,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人才。

    “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以迎接未来的挑战,这是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国内顶尖高校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说。他认为,当前中学教育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警惕,一是拼命地教导学生要考上清华、考上北大,毕业以后要找高收入的工作,认为这就是成功。考上了重点大学以后怎么办?后面道路没有人给他指引。现在社会上出现那么多“佛系青年”,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社会话语体系中、大众传媒上流行把学生按照成绩的好坏分成学霸和学渣,这样的称谓把学生人为分成两个对立的群体,是非常不好的。秦春华认为,基础教育除了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着重抓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做一个有规则意识的人,二是让学生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这是学生一生成长的基础。

    海量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北大培文学校总校长柳袁照等也在论坛上围绕大学精神和中学的价值追求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