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1 基于“联盟制”的校企协同创新育人构架 图2 “项目制”实现创新驱动 图3 “导师制”实施过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为高职院校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历经8年探索与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全国职业院校极具应用推广价值。

“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模式内涵

    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依托“联盟制”,营造创新实践环境;采用“项目制”,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施“导师制”,提升创新实践管理水平,构建计算机类专业“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联盟制”支撑了“导师制”的实施,“联盟制”与“导师制”共同保障“项目制”的落实,形成基于“联盟制、项目制、导师制”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最终达到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

    构建“联盟制”,解决校企协同创新“难”落实的问题

    2011年,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建校企联盟,制定了联盟章程,成立了包括启明星辰、神州数码等117家企业参与的联盟理事会。联盟创建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交流平台,通过开展联盟年会、学术交流、项目对接、技能大赛、技术交流、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对接活动,构建起“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校企联盟制度。依托联盟,校企合作双方共同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成长的特色文化,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有效实现了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为联盟企业输送了大批创新型技术人才,联盟管理和协调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了协同育人与创新(图1)。

    依托“联盟制”校企共同实施创新平台搭建、项目资源开发、创新实践指导、技术服务开展、产品技术研发等活动,校企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联盟制”的实施把产业生产链、技术链等创新元素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是校企双方资源整合与对接的桥梁和纽带,为校企双方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校、企”协同育人与创新得以落实,解决了创新主体对接不畅通,协同创新“难”落实的问题。

    采用“项目制”,解决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

    以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创新工作室、专业研究所等实体构成的“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以企业技术服务、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新项目为核心载体,将创新人才培养融入项目实施各环节,分阶段完成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学生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相应培养的一种制度(图2)。

    在学生培养中的“项目”分为“学习型项目”“技术服务项目”和“科研项目”3种类型。企业提供实际的项目案例和由各类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资源转化开发36部教材(34部“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为“学习型项目”;信息安全测评、软件开发项目等资源为“技术服务项目”;智能机器研发等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类项目资源为“科研项目”。3类项目在6个学期分阶段实施,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全过程。

    依托协同创新平台,在第1至4学期实施学习型项目,在第5至6学期面向实施技术服务项目,同时在第5至6学期遴选技术较好的学生实施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按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完成项目,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学生逐渐从技术新手到技术熟手,再到技术能手。“项目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引擎和载体,解决创新能力“难”提升的问题。

    建立“导师制”,解决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有效管理手段的问题

    “导师制”是以项目为载体,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实施由企业提供企业项目案例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大赛资源转化的学习型项目,实现“导学”,指导学生实施技术服务项目,实现“导做”,指导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服务机器人研发等科研项目,实现“导研”,分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制度。

    以项目为载体,按3类项目特点,分别实施“导学”“导做”和“导研”活动。“导学”,即导师针对所有学生,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以学习型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化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导做”,即导师针对所有学生,通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施软硬件开发等技术服务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研”,即导师选拔创新基础好的学生参与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等科研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图3)。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导师的“导”,是指导、引导和教练的过程,导师起辅助作用,给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导师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施提供了有力抓手,解决了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不到位、“难”管理的问题。

    该模式在校内14个专业应用、25个专业推广,取得31项国家级别和56项省部级标志性成果,培养了6000余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类技术技能人才,获得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广泛认同。

    (武春岭 李 腾 何 欢 童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