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国际教育的中国方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4-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际学校在引入和实施国际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学习其精华内核,又要注意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与融合。CFP供图

    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在全球教育的前沿领域加快创新步伐,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教育方案,无愧于新时代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2018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再一次在博鳌亚洲论坛发声,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承诺掷地有声,新时代的大国开放姿态令人振奋,同心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举世瞩目。其中,如何更好地实施中国的开放国策,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是考验中国智慧的一个重大契机。

    新时代中国智慧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就是如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现阶段的中学生,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时候,正值青壮年,业已成为建设祖国的中坚力量。为了适应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在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掷地有声的中国主张。

    国际教育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现代公民

    在国际交往日渐频繁、民间往来日益丰富的今天,中国的国际教育应该肩负起为国家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人类担当、学贯中西、善于处理国际事务的国际化人才重任。作为公立学校的国际合作课程项目,更应该具有这一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我们一方面需要坚定自信,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优势,另一方面必须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技术与教育成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缺乏民族文化滋养的孩子,哪怕自诩为“世界公民”,终归是肤浅片面的,既难奉献独特价值,也难真正飞高走远。断绝了民族文化根基的孩子注定是个“空心”孩子;只有这样孩子的民族,未来定会成为“空壳”民族。只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才能塑造中国学子鲜明的文化身份和人文素养,才能在国际舞台上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进行跨文化交流并提升国际理解力。

    然而,现实情况却与新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国际学校冠以国际化的头衔,全盘引进欧美课程进行西方课程体系的教育,导致大量的中国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出国考试。高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之中,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根基,还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应该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为了实现上述育人目标,国际学校在引入和实施国际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学习其精华内核,又要注意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衔接与融合。不能只用纯粹的欧美学科知识体系来培养中国学生,而应该以中西融合的方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基础教育学科内容与国外优质课程有机结合,进而形成兼具国际元素与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

    融会贯通自主研发国际课程体系

    由于文化传统不同、发展阶段有别,中国和西方诸国在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学理念及学科知识体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如何在教材中解决这些差异而引发的冲突和矛盾,自主研发出一套融合中外课程优势,适合绝大多数本土学生使用的校本教材,理应成为各普通高中大力兴办国际班之前应该系统考量的问题。

    在深入进行中西教育的对比研究后,北京市三十五中国际合作课程项目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目的是希望中国青年学子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打下浓重的中国底色,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中国培养走向世界的未来领袖。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该项目以中国基础课程为主,兼收并蓄美国课程和国际课程中为中国学生所需要的内容,引进的国外特色课程都要进行深度本土化后方可进入课堂使用,同时将21世纪所需的核心素养融入了相关课程。

    由此可见,这一课程体系融合了中西方的教育优势,为学生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而言,该项目已经形成了以中外融合课程为核心、综合素质活动课程为支撑、拓展选修课程为外延的环绕式课程体系,包括了中国高中基础课程、美国高中学分课程、英美澳大学桥梁课程、美国精英特色课程、生涯教育与职业准备课程以及中国文化与艺术课程、国学课程、体育课程等,从而为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系统的课程支撑。

    与之相应,我们引入教育教学联动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首先从形式上解决学生管理问题,将原有的班主任模式转变为导师制模式,让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管理和育人工作。其次是完善班级组织模式,实行行政班与走班并行,育人工作实行首席导师与导师联动模式。再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同伴互助的优势,引入学长制,让学生成为鲜活的课程资源。最后,创新评价方式,研发并推出了学分制,将学术学分和德育学分等纳入学分范畴。这一探索为走班制、学部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等改革奠定了基础,为全校的校园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和教师文化等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整体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眼中有‘人’”方为教育真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定义为,“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人的潜力”,这也是教育的目的。做眼中有“人”的、有温度的教育,为了实现人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记得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精妙地论述了教育的目的,即我们要“用全副精力……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在今天,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培养出学生适应国际化和智能化挑战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发现了七大核心素养,分别为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以及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从全球范围的教育实践看,结合真实生活情境、尝试选取并构建跨学科的内容主题、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已逐渐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通用策略。为此,我们采取了跨学科的主题教学模式,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STEAM)课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课程由中外教师合作开发,通过跨部门、跨学科的融合,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自主选题并思考解决方案。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从更全面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人文等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多元而灵活的思考。

    为了确保中西合璧的课程理念能够落到实处,我们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多元化教师队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占70%。这些老师中有的从高中开始接受西方教育并在国外学成归国后从事教育工作,也有一部分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出国留学深造。从总体上看,这支教师队伍具备国际视野,有活力、敢创新、敢挑战。更重要的是,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经历,使得他们对中西教育有着更真切的对比和感受。

    学校教育既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又要充分重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当前,国内高考改革一方面倒逼学校必须实施个性化的生涯教育,另一方面也为生涯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平台与机遇。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在入学适应、学业探索、心理疏导和生涯规划等方面获得了专注的陪伴指导,学校力图关注和引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考虑到生涯教育要基于学校的整体工作而进行顶层设计,可以融合进初中部和高中部,在选科指导、排课、分层走班、导师制、学长制、教学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生涯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积极调整与改革,目标是引领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5年来,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已经遍布美国、英国等国的著名大学,所到之处无不在自信地传播着中国文化。

    作为中国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提升我国的教育自信,进而发挥教育自信在提升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在全球教育的前沿领域加快创新步伐,在中西合璧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教育方案,无愧于新时代教育人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北京市三十五中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