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何以有“温度”
2009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开始招收首届历史学本科生。同年,酝酿已久的本科生导师制正式付诸实施。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实践,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发展为包括学业导师、生活导师、班导师、兴趣导师在内的“四维一体”的导师制体系。近十年来,学生对学院和学校的认同感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形成了密切互动的关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能有如此成效,其关键的一点,在于这一制度所特有的“温度”。
导师真心为学生付出产生了“温度”
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无论是学业导师、生活导师、班导师还是兴趣导师,均用心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真心为学生付出。
肖永明老师作为院长,行政事务非常繁重,但每两周一次的师门读书会他基本都会参加。在师门读书会上,他指导学生阅读专业书籍,与学生相互切磋。为引导一些“读书种子”走向学术之路,他经常与他们交谈,指引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和真正的兴趣,找准自己的方向,扬长避短。
于振波老师是一位低调扎实、作风正派的学者。他要求严格,指导学生特别用心。学生交上来的毕业论文,他都会认真地加以审阅,密密麻麻地在上面写满批注。
石荣传老师指导有志于读研的本科生制定考研计划,选择相关学校,并在成绩出来后为学生分析情况,联系学校,询问相关信息。今年她指导的4名本科生都如愿考取了研究生。
罗凤华博士是书院第一届本科生的生活导师。她与入学新生一起练习书法、登山观景、郊游聚餐,和他们打成一片;她引导他们找到兴趣,明确目标;她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和他们一起搜集学习资料,应邀主讲、旁听本科生自办的论坛。在她的辛勤努力下,新生慢慢学会独立,开始“自觉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样的导师还可以列出一长串的名字。虽然每一位导师的理念并不尽相同,指导方式各异,但他们的用心、真心和关心,使得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变得如此有“温度”。
密切的师生关系提升了“温度”
淡漠的师生关系是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本科生与教师的关系尤为疏离。而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师生关系却非常密切。
这种密切的师生关系,首先应归功于一系列“冷冰冰”的制度。为增加师生相处时间,岳麓书院先后出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暂行规定》《岳麓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暂行规定》《本科生生活导师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本科生班导师制实施细则》等,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师生交流的次数、时间及方式。
按照上述规定,大学四年里,本科生每两周见一次学业导师,每次见面的时间在一小时左右。有的师门有读书会,一般为半天,学业导师全程或不定期参加;师门也会不定期举办一些聚会活动。此外,随着QQ和微信的推广,学生与导师线上的交流也很频繁。据统计,大部分学生与学业导师交流的时间每年不会少于200个小时,这样的交流频率,远超原来的预期。
交流多了,师生之间感情就升温了。“平日只要我们碰到邓洪波老师,都会到他那儿坐坐,哪怕是三五分钟。”这是学生的真实感受。
在岳麓书院,生活导师是大一新生的“标配”,主要由品学兼优的博士和高年级硕士担任。“相比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本科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交流起来更加没有隔阂。”他们解答本科生初入大学时的困惑,分享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人生经验,带着他们一起行走城市间,一起听讲座、一起讨论、一起参加读书会、一起登山临水。大部分学生评价他们“如朋友一般”“是良师益友”。
还有班导师、兴趣导师,他们与本科生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到郊外远足……
有了老师的真心,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能不显示出其“温度”来吗?也正是因为这一制度彰显出的“温度”,我们才能看到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杨代春 陈虹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