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位美术教师的改革“突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5-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学生每个星期都能完成一个美术作品,并不是我们刻意而为,也并非我们重构美术课程体系的初衷,这个结果仅仅是美术教育回归后的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朱高亮说。

    华山中学通过完全开放的美术课堂教学,尊重并呵护学生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对美术深爱不已。家长李向阳告诉记者,孩子现在也经常在家里画画、做手工,以放松和缓解情绪,效果非常好。

    与此同时,华山中学还开展了“我们的美术课”师生美术作品展,全校师生参与并给出评价。美术教师除课堂教学模块外,在第二课堂、校本课程、学生社团中的教学成绩以及展览、展示等,都纳入评价体系,从而扩大了美术教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我们把美术课作为学生德育主渠道来建设,让美、善、爱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通过授课内容、形式的变换、举办师生画展等,抓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没有增加课时的情况下,重构了课程体系,实现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标。从这3年的实践来看,美术课程体系重构,模块化教学是非常成功的。”邱成国激动地说。

    “您孩子这么小,可画画得很不错啊,是在哪个美术培训班学的?”“没去培训班,就在学校学的。”这是华山中学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和她同事关于美术教育的一场对话。华山中学的许多家长也都有过类似对话的经历。

    教师还是那13位教师,学生还是那些学生,课时也还是那些课时,然而,重构课程体系后,华山中学13位美术教师的改革实践实现了成功“突围”,让美术课魅力无穷,成了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眼中的“明星”课程。

■专家点评

基于现实情境的有益探索

尹少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13位美术教师勠力改革,重构美术课程体系,采用了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并据此实施美术教学,效果甚佳,家长基本上不再送孩子去校外美术班了。

    尽管我不赞成以“不再送孩子去校外美术班”立论,因为校内和校外美术教育毕竟在目标、课程和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但华山中学的改革探索,却契合了我内心对美术教育的诉求。

    多年前,在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上我作了一次题为《美术课程能否不再“飘”》的演讲,质疑了既有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合理性,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和媒体的关注。我提出的问题,源于我对美术教学现实效果的观察。周遭的很多人,对美术几乎毫无感觉和认知,既缺乏美术的常识,也不能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想法和情感,而且对美术态度也表现得麻木或敬而远之。要知道,这些人中很多可是在中小学的美术课堂上学过美术的呀!

    这固然有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领导不重视、教学条件不好等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美术课程出了问题。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国际通行模式是“面面俱到”的,几乎美术的全部内容均包罗其中。在有限课时之内,只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结果却是“面面俱不到”。我称其为“走马观花”的课程模式。因为是一种国际通行的课程模式,在我国近代以降的美术教育中已经固化,似乎难以改变,所以至今这一课程模式依然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然而,我的诉求却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得以实现。2003年颁发的《普通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美术课程被分成了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9个模块,而且全部是选修课程。学生无须学习全部模块,而只需选学其中的3个模块。学生也无须学习一个模块中的全部内容,只需选学其中的一些具体的内容,如绘画中的水彩画、版画、中国画,或者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我把这种课程模式称为“下马观花”的课程模式。学生无须阅尽“满园春色”,只需选择几朵自己喜欢的花仔细观赏。

    这种课程模式,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所以,在今年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依然被沿用。只是从关联性的角度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美术鉴赏、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和现代媒体艺术等7个模块。除美术鉴赏变成必修课程之外,其余均为选择性必修课程。

    因此,我对华山中学美术课程改革大抵是持赞同态度的。它至少有这样几个好处:其一,在现实条件下将美术教学的效益最大化;其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满足个性发展需求;其三,能充分发挥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特长,增加职业乐趣和成就感;其四,极大地提高作业(作品)的质量,展示、交流的效果相应提高。当然,也希望教师们能考虑美术课程的基础性,也即在突出“专业性”的纵向特征的时候,千万不可忽略“基础性”的横向特征,保证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广度。此外,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正朝着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方向发展,能否考虑在学校的美术课程改革中融入其思想和方法呢?

    【作者系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