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职教 不忘初心谱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5-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5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百岁生日。

    百年世界大国的兴衰消长,眼泪、创痛和饱受屈辱后的重新奋发,终于换来中华民族宝贵的觉醒。一个世纪的追赶,世界再次听到中国的声音。

    穿越两个世纪、一百年的风雨坎坷。当我们深情回望,已然远去的那个历尽沧桑的20世纪,那一幕幕交织着中国人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辉映的历史瞬间,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每一次历史追忆中,都会被人们重新唤醒。

    百年来,南工院始终以强国富民为己任,秉承黄炎培先生“责在人先”“以例示人”的使命,致力于百姓安身立命、国家繁荣富强,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成为百年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缩影。

民生家国 务在新民

    百年前,列强的坚船利炮带来了商品倾销。中国民族工业技工匮乏,命运堪忧。中国的读书人关心文章与仕途,却不关心粮食与蔬菜、纽扣与衣裳。中国的劳动者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简单机械的体力活,却换不来丰衣足食。

    通过大量海外调研,黄炎培先生意识到,唯有革新人们对读书和劳动的认识,将教育与职业贯通,才能“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才能“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1918年,正当中国处于内外交困之时,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诸多仁人志士,共同创办中华职业学校,把职教救国的理想真正付诸实践。在上海陆家浜的荒草丛中,一所崭新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诞生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中华职业学校革新了人们对劳动的认识,力求以“新民”来实现救亡图存、强国富民的理想。它倡导劳动,号召全体社会成员用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创造工业的发展,创造国家的富足。它提出“劳工神圣”,致力于让读书人热爱劳动,让劳动者接受教育,“把读书和做工两下并起家来”。它致力于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让高素质的人成为劳动者。它致力于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中级技工和管理人才,致力于改善民生、增强国力,致力于人人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富强。

    黄炎培先生有言:“空言寡效,欲举例以示人,不可无实施机关,故特设此职业学校。”中华职业学校创办之初,就肩负了“以例示人”的使命。通过一所学校的办学,让所有人都看一看职业教育如何“新民”,如何实现改善民生的富民梦,如何实现救亡图存的强国梦。

    百年来,学校为中国职业教育而创立,100年办职业教育矢志不渝,从未间断;100年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和制造业培养实用人才矢志不渝,从未改变!

不忘初心 以例示人

    不论是在战火连天的动荡岁月,还是在谋求发展的和平年代;不论是在上海、重庆还是南京;不论名叫中华职业学校、上海机械学校,还是南京机电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切民生的初心始终不忘,“以例示人”的使命从未忘却。

    秉承“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中华职业学校规定半日授课半日工作的教学模式,创新了不少制度,提供了不少教材,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是一所国内外都有影响的“极富有试验性的学校”。

    为“尽实验之功能,勉为社会打开新路”。学校创办之初,即开设了铁工、木工、钳工、珐琅、纽扣等科,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劳动与谋生的一技之长,成为抵制倾销、振兴国货的坚实后盾。1930年,为关注服务民族工商业发展需要,学校专业优化调整为机械科、土木科和商科三大门类,培养了一大批工商技术人才。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同样也是为服务工业振兴和经济发展,今天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10院2部1中心、17个专业群、50个专业与本科、专科、留学生教育并行的办学格局,源源不断地为中国制造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百年来,数以万计的劳动者怀揣“敬业乐群”的校训,铭记“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信念,习得了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增进生产力的技能。优秀毕业生中,有令人景仰的数学大师、中科院院士华罗庚,经济学家顾准,石油矿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院士王世绩,还有许许多多扎根中国制造业一线的工匠,他们是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大军。

    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从中华职业学校到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1918年到2018年,这所百年老校走了很远的一程。但,它始终初心不改——

    1999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

    2004年,成为江苏省首所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列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并于2009年以“优秀”通过验收;

    2012年,江苏省首批获准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试办高职本科;

    2016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蝉联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综合竞争力榜首;

    2017年,全国仅有的入选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高职院校,入围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7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居全国第二、江苏之首……

    一代又一代南工院人奋力拼搏,创造了许许多多的之冠。因为他们从来不敢忘记,黄炎培先生创校之初赋予其“以例示人”的使命与担当。

    百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探索,始终在成长。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卓越工程”,将大国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融入“敬业乐群、德技双馨”的培养内涵;实施英才培养战略,开展普惠式素质教育,探索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跨界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南工院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卓越技术技能人才。

    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以“明师德、乐教学、懂行业、能科研、精技能、通市场”为内涵标准的教练型师资队伍。学校围绕高职教育创新发展需求,实施“师德工程、质量工程、高智工程、双高工程、国际化工程和幸福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能力,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创模式、搭平台、广合作、共发展”的思路,打造校企深度合作命运共同体,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断增强。通过探索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模式,打造出“技术联盟”式、“双创孵化器”式、“国际伴随”式、“协同服务”式“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和科创载体,有效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知行合一,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走出去”,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学校目前与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国外职教组织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是中美“百千万”项目全国首批4所试点院校之一,也是教育部门批准的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项目院校。校企共建境外办学机构,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司在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机电分院、在南非职业大学建设机电类办学项目、在缅甸实皆省开展涉外办学项目等,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培养当地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世界职教院校联盟2016年全球大会上,学校荣获全球职教界——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的荣誉。

    南工院以百年历史为担当,力求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南工院模式和经验。

    在每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在松山湖的粼粼波光中,黄炎培先生的铜像披着皎洁的月光,慈祥地凝视这座美丽的校园,回望百年历程,思考下一个百年的发展大计。

新的百年 新的征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倡仪以及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攻坚和关键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供支撑。

    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2018年,南工院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它秉持“以乐民生”“以利家国”的初心,矢志不渝地致力于让职业教育成为培养一线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大军的主要承担者。

    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精神财富引导学生树立从“敬业”到“精业”再到“乐业”的理念,锤炼形成专注踏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行,在产业一线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乐一行、精一行,争当技艺精湛、率先垂范的“大国工匠”。

    它涵养“新民”的大学精神,使劳动光荣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精益求精成为优秀敬业风气,为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它担当“责在人先”“以例示人”的使命,坚持扎根中国制造、扎根职业教育、扎根江苏大地,聚力质量升级,聚焦立德树人,以高水平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应用技术型高职名校为目标,力求在新百年发展成为职业教育“中国方案”的示范者和世界应用技术教育的典范,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作出南工院人的积极贡献。

    江海浩荡,百舸争流。扬帆竞进,勇立潮头。无论是过去一百年,还是未来的新百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怀有一个信念:以人民为中心,办国家和时代需要的职业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吴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