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不单纯根据技术需求来变革
祝智庭:我对人机关系的基本立场是人与机器分工与协同,不妨确定一个“底线思维”:把适合机器做的事让机器去做,把适合人做的事让人来做,把人机结合起来能做得更好的事让人机一起来做。这也是我们团队关于智慧教育的核心观点。其实,人工智能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人类服务的,这是人类创制人工智能的初衷,这个初心不能忘。
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创新都会伴随风险,而人们对创新的风险预估似乎普遍不足。在人们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还没有做好转型前,部分岗位被机器取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特别是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被人工智能打败后,人们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观点:如何抗衡人工智能。其实,在计算机擅长的领域中,与其和机器较劲,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创造与想象。这样,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并且利用好机器的专长,岂不是更加美好?
记者:在教育领域会怎样?教师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吗?
祝智庭:教育既是服务业,又是文化事业,也是社会现象。从服务业角度,机器的可替代性较大,比如教育的供给侧—需求侧关系,通过研究可以越来越清晰,基于这种关系的解读,知识讲授已经可以定向配送服务了。
作为文化事业,教育是个复杂系统,它是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人文的有机统一。人工智能技术的作用体现在四个方面:替代、增强、调整、重构。以此为序,替代与增强作用对教育生态系统的副作用较小,而调整与重构作用对教育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难以预测,所以要谨慎对待。在文化事业中,我主张关注人机协同作用,人工智能制品可以成为师生的助手与同伴。
作为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终极难题,因为所有教育问题都是社会问题,所有社会问题都可与教育相关,所以教育是个超复杂生态系统,人工智能可以在许多不同生态位上起多样的、动态的作用,目前谁也无法预料,或者永远无法完全确定。
从目前来看,无论智能机器人如何发展,充其量是“有知识没文化”的人类代偶,而教育工作者应该既有知识又有文化,大可不必在人工智能浪潮面前惊慌失措,更不能被商业炒作搞得“神魂颠倒”。当然,教师角色与能力结构都要与时俱进。若干年后,不懂人工智能的教师将无所适从,懂得人工智能的教师将如虎添翼。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