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读书会:且读且思且安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以道聚,道以人弘”——我办读书会的故事》(《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2017年9月25日)发表后,获得了师友们的诸多关注。一些朋友问我,怎么组织读书会?我的回答是,“人以道聚”,人们之所以愿意参加读书会,不仅因为经典本身的魅力,还因为读书会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与经典的关系,为个体的身心安顿、人际关系的重置提供场所与途径。

    读书会建立人与经典的关系

    读书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人们建立与经典的关系。人与经典发生直接关系的方式无外乎四种:视、听、言、动。“视”就是看书,看书可以是一个人的事;“听”和“言”只能发生在读书活动当中,相对来说,“听”比较被动,“言”包括主持、主讲、讨论,是对经典的深度参与;而“动”则是在“视”“听”“言”的过程之中或者之后,有所感、有所悟,并依据所感所悟去做,至此,经典融化为精神的一部分。

    建立人与经典的关系最重要的途径是“言”,“言”而后“动”在其中。对于读书会来说,不论参与者水平高下,组织者都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性,鼓励大家自由讨论并轮流参与主持、主讲,在自由交流中学习自由,在相互尊重包容中学会尊重包容,经典会读的过程就是精神修炼的过程。事实上,成员的参与度直接决定着读书会的活力与存续。

    对一个开放的高校读书会来说,参与者的身份、年龄、专业各不相同,对经典的兴趣、需求也各有差异,在有限的会读时间内,如何协调不同参与者的兴趣与需求,是创立读书会、建构人与经典的关系首先面临的问题。

    思想家们认为,探求真知与精神修养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滋养的过程。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会读经典,还须“以恬养知”,在适当参酌古今注解的基础上,反思已有成见,虚心理解经典原意;在理解原意的过程中,“以知养恬”,为个人的精神修养与人生实践提供思想资源与启发,最终达到“知与恬交相养”。

    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蒋明,本科就读于岳麓书院,大学4年一直跟着导师肖永明教授主持的读书会读《论语》。蒋明说,读书会广泛参阅历代注疏,在参酌注疏、解读经典的过程中,自然产生了对经典的亲近与敬畏,让他的性情变得更为温润。用程子的话说,读了《论语》之后,就不再是“此等人”了。

    从解释学的角度来说,“作者说这句话的原意是什么”与“这对我有什么意义”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问题。一方面,以追究经典原意为中心的会读有助于维护读书活动的学术水准,反之,“读经时若只顾它对我们的意义,可能会导致许多的谬论以及各种可能的错误,因为它缺乏控制”;另一方面,关注经典对“我”的意义,可以使得参与者从其中获得一些对今日实际的生活有益的帮助。事实上,在回应现时代人们意义追问的同时,经典的原意也就在不断的阐释中获得极具活力的传承。

    读书会创设之初,推动参与者深入理解经典“知与恬交相养”的思想性质及当时意义与现代意义的内在贯通,协调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在会读方法上形成共识,是读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在理念上达成基本共识的同时,还需一些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协调不同参与者的需求。“真知”经典读书会初创时,每次会读随着主讲人风格不同而各有偏重,而每个参与者都可以主讲、主持、讨论,这样既满足了参与者不同的需求,也保障了读书会的公平、稳定。

    经典读书会与人的身心安顿

    笔者开设了一门通识课“道家人生智慧”,主要是以经典会读的形式选读《老子》《庄子》。据历次课程调查来看,学生们选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养性、如何改变自己急躁的脾气、如何让心灵变得更为宁静等。

    “真知”读书会的陈朝昀老师跟我说,她的父亲病了快二十年,在长期的陪护生活中,一个人感到非常的无助,一次偶然读到“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这句话让她意识到:强烈的不愉快、精神抑郁是不会持久的。陈老师说,读老庄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让她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强大。“人都是照着他的世界观生活的。如果他有一个明确的世界观而又对之深信不疑,他的精神世界就丰富了,他的行动就勇敢了。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虽有困难,他也可以克服。虽有危险,他也无所畏惧。”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孙睿老师看来,长期参加中央财经大学徐华老师业余开设的“读经班”读老庄,不仅给予了她难以获得的超出当时年纪的清晰与坚定,还从精神层面上把她塑造为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硕士毕业的时候,孙老师放弃了一份金融行业的高薪工作,选择从事经济史研究,在之后的研究生活中,她感到了人生的充实与完整。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老子后学阐释说:“自知然后自胜。”也就是说,身心安顿有待于人对自我的认识。人们常常感慨身体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自我”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尽管会留下一些零散的、碎片化的感想感悟,但无法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去行动。“真知”读书会的参与者、中科院建筑中心博士生曹琰旎说,人需要借助于经典来进行思考,经典会读帮助她整合日常感悟,印证、调整自己对人生的一些看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更新自我,以此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

    经典读书会帮助人们建立与经典的关系,吸取经典蕴含的精神力量,认识自我、确立自我,促成自我的转变。

    经典读书会与人际关系的重置

    传统的中国社会由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为单位构成,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纷纷离“家”出走,变成了社会单子。个体在获得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变得更加孤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疏离,缺乏确定性与归属感。如何平衡自由与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重获共同体的互信、友善、温馨,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经典读书会通过读书活动重置了人际关系中的价值观基础、情感基础,为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竞争社会中,人们更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人与人之间缺乏包容与信任,而经典引导人们包容他者。一个多月前,“真知”读书会读完了《庄子·德充符》,杨蔚老师感慨说,哀骀它形体残缺,精神境界却那么高,我们要有包容心,多看人美好的一面,有缺点的人会因为获得了更多的肯定而变得完善起来。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与善人交往是对德行的一种操练。”

    经典读书会是一个以经典会读为中心的共同体。在读书会中,人们定期见面、会读经典,各自发表自己对经典的理解与感悟,在互相讨论中获得共鸣或新知,久而久之,形成了志同道合的信任关系。陈老师说:“读书会里有我熟悉、信任的人,我相信他们的学识、见识能带着我进步。”

    正是因为读书会互信、友善的气氛,人们常常带着家人或朋友来参加。有的是妈妈带着儿子或女儿来,有的是妻子带着丈夫来,还有的是同事、同学互相邀约前来。读书会互信、友善的人际关系还因为会读之后的聊天、聚餐、郊游变得更为密切、深入。岳麓书院“老庄读书会”承古代书院“讲会”之风,定期会读经典之余,同学三五人或“陟岳麓峰头”、或流连橘洲湘水,彼此间有了一种相互惦念的家人之感。读书会之所以能给人们带来家人之感,是因为长期的经典会读培育了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基础、情感基础,那么,这种形式可否引入到家庭生活中去呢?

    去年夏天,我尝试和两个小外甥一起读《论语》,消息在亲友群里传开后,刚参加完高考的侄女给我发微信说,耿舅舅,能不能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与父母想我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快,佳佳和我一起商定了家庭读书会的参与范围、讨论形式等。读书会当天的讨论一开始就很热烈,佳佳是逆反派,开章明义地反对父母管制,还鼓动弟弟们一起批评这种管制。没想到,轮到佳佳带来的同学发言时,她说,父母社会经验丰富,大事上还得多听父母的。佳佳后来跟我说,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活动,弟弟们充满童趣的发言让迷惘的她想起多年前的自己。

    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为生计忙碌,家庭成员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在岁月的磨洗下变得淡而无趣,家庭读书会这种形式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精神交流、思想交流。

    “真知”读书会的田立年老师说:“人无法在一个平面中生活,平面构造不出高度,人必须有某种超越性的东西才可以立起来。”读书活动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可以使人的情感变得更为深沉、使人的思想变得更加开阔广远。经典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还是重置人际关系,建构有着共同价值观基础且互信、友善的共同体的有效途径。经典读书会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不仅来自“书”,更来自“人”。主持者、组织者对人的使命的主动担当,对经典的深入解读,对服务身边人的热情,自然产生一种深厚的感染力,“人以道聚,道以人弘”。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