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学科边界 提升学生素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在2014年8月建校伊始,就将目光聚焦于课程,并逐渐确定了学校“优+”课程的框架体系,分为“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三大类。

    项目学习,即探究型课程,是“优+”课程的一部分。它横向打通学科边界,以问题驱动、协同教学、评价改革,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从而让教育回归知识和人的“整体”属性,在完整的学习中成就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近年来,学校已相继开展了“中秋”“秋之韵”“感恩”“靠右行”“春之声”“战争与和平”“身边的科技”“齐文化”“文明+”“发现·美”等近20次项目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撬动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一大“支点”。

    链接生活,问题驱动

    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英国诗人怀特海说:“教育有用,是因为对指导生活有用。”我们学校的“优+”课程正是基于“链接生活”的基本理念而提出的。“优”,一是优化,二是优质。优化是实施的路径,优质是追求的结果。即力求通过学科间、学科内、跨学科、超学科整合等路径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让学校课程走向优质。“+”,既代表对传统课程的突破与超越;又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一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设计,从而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的效益。

    项目学习,正是通往“优+”课程方向的一条最佳路径。问题驱动,是项目学习的典型特征。学校每个项目的诞生,都是在基于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老师们数次“头脑风暴”,选择一些切口小、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展开探究。

    如“靠右行”这个项目主题的提出,正是缘于我们发现课间经常发生学生乱跑乱撞的现象,尽管班主任一再强调秩序和行走规则,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何让我们的孩子自觉靠右行?为什么靠右行?靠右行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和历史与文化有关?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在探究中发现:原来靠左行、靠右行与殖民统治有关,靠左行源于英国的骑士文化,中国的靠右行与美国汽车有关。令我们惊喜的是,这个看似小小的主题,孩子们研究起来热情高涨,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靠右行”逐渐成为孩子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系统设计,重心下沉

    当“靠右行”“秋之韵”“感恩”为主题的项目学习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思考如何立足学生的发展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项目学习体系。在大量的研究和论证中,我们构建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科技、人与艺术”等方面的项目学习课程体系。由此,项目学习不再是一个个零散的主题,而成为一个相对系统的课程学习体系。

    至此,“基于学生—顶层设计—重心下移—自主选择”的项目学习实施原则也逐渐明晰起来,由一开始学校统一确立主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意识不断增强,逐步实现由本年级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需要确立主题,然后全年级各学科教师通力配合,共同来做好一个个的项目,最终实现教师自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主题,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开展项目学习的能力。

    如五年级的王铭基同学在擦玻璃时发现,旧报纸擦得格外干净,他追问这是为什么?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引导王铭基组织有共同兴趣的同学和他一起开始了“纸”的项目学习研究包括纸的历史(蔡伦是第一个发明造纸术的吗)、纸的制造(全班同学的作业本,需要多少树,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送到我们手上等)、纸的发展等。还有的同学针对课间走廊声音嘈杂的问题,进行了“声音”项目学习等。学生在每一次项目探索实践中,不仅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接受挑战、敢于创新的能力,还学会了以融合式思维去看待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问题。

    搭建舞台,指向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在张店区实验小学,每个项目结束后的展示与分享,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实践证明,每个孩子在展示中所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成为“刺激”他们持续投入学习的源源动力。

    在“法律伴我行”项目探究活动中,随着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三年级项目学习以“知法于心,守法于行”为主题,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包括绘制法律文化衫、制作创意法制天平帽、学唱法治歌曲等,还请“五老志愿者”进校园教孩子学唱京戏《包公铡美案》片段。在最后的项目展示环节,有的班级还排演了戏剧《森林审判庭》。这些活动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

    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校、班级,还是学生个体层面开展的项目学习主题,每次都是基于学生某一方面素养的培养来确立的。

    譬如,学校目前正在开展的“发现·美”项目学习,即是着眼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审美素养”而设计的。语文课上,教师带领孩子们发现汉字之美、文化之美;数学课堂,教会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对称之美、简洁之美、规律之美、思维之美;运动场上,体育教师则负责引领学生发现运动之美、竞技之美、力量之美;音乐教师同样将和音之美、和弦之美、节奏之美、肢体之美体现在每堂课上;科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宇宙之美、自然之美和科技之美。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