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育高素质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历史任务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必须聚焦新时代、担负新使命,立足于自身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的战略定位,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地方本科高校要真正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需求为导向,全方位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走服务地方和社会的转型发展之路。同时,以创新为导向,变革乃至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办出自己的特色,规避同质化发展,这既是一个亟待突破的改革主题,也体现应用型大学的责任与使命。

    武昌首义学院挑战前所未有,克服路径依赖,不断变道跨越。早在“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即确立“应用型人才”本科办学定位,相比2014年国家颁布“教育发展规划,实施现代技术教育战略转型”方案,学校超前八年抢先登陆,并一直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2016年学校“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主动适应国家经济战略转型升级,审时度势,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层级的需求,围绕国家和湖北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教学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十余年间,无论有无“转型发展”要求,学校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为理念,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着力在转型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努力将办学定位体现在鲜明的办学实践中。

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更加注重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体系

    应用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形成区域、行业特征鲜明的应用型学科和专业体系,在当地和同类高校中具有相对优势和特色,且紧贴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学校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方针,紧密结合湖北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及产业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整合专业资源,不断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实现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设置。

    通过适时增设应用型专业、撤消老旧专业,设置新兴专业培养方向、校企合作共建等方式,对现设本科专业进行优化调整。2014年迄今,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出口导向,新增物联网工程、工程造价、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广播电视编导、翻译、机器人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新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25智能制造方向)、土木工程(土木信息化建造方向)工程管理(建筑信息化管理方向)、会计学(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市场营销(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方向)、动画(新媒体动画方向)。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设置,充分体现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主动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建设一批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

    围绕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对基础好的学科和专业进行重点投入培育,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学科或专业项目,并积极开展校级品牌专业建设。品牌专业注重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广播电视学专业,依托该专业“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湖北省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三大省级项目支撑,形成“以视听媒体为专业定位,以培养全能视听新媒体人才为目标”的专业定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紧扣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两个专业方向上,细化和丰富了专业建设内涵,初步形成“重引导、重过程、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土木工程专业,围绕“面向工程实际的土木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系统、师资队伍”三大建设目标,形成基于“大工程观”指导下的全局性、系统化改革思路和格局,着力培养面向工程施工“会设计,善施工,懂管理”的专业人才。

    建立学科专业集群促融合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更好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方针,促进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学校进行了“系办专业”改革,改变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传统管理模式,打破专业壁垒,向整合资源组建专业集群的方向发展。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原则上按同一产业链上的专业类设立系,系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在教学单位领导下,负责所辖各专业的教学管理和专业变更与建设工作。如在原土木工程专业教研室基础上设立土木工程系,在原工程管理专业教研室基础上设立工程管理系,将两个系所辖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本科专业,按统一学科方向进行整合,形成建设工程集群,有效实现专业交叉与融合,最大限度地共享教学资源、改善办学效益,利于招生和就业,利于形成各专业共同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

    二、构建更加注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标准和质量的基本保障。为此,2006年至今学校召开了3次教学工作会议,在坚持本科培养规格的前提下,对人才培养体系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在2016年第3次教学工作会议上,围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推进OBE(成果导向)模式建构教学体系工作,并不断将其阶段性成果、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及时落实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对人才培养过程持续改进实效显著,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不断助推高质量和高水平提升。

    以社会需求为抓手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紧紧抓住社会需求“热点”来优化培养方案。2006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2009年是“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突出专业特色”。2011年按凝练专业核心能力再度修订。2018年,学校正按照“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诸次修订始终围绕知识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不断优化升级,更紧密对接产业和岗位需求,更具有鲜明个性和应用特色。

    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学校以改革课程体系入手,优化课程设置,变学科本位为能力本位,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专业拓展“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继而实施“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搭建平台课程,专业课程采取模块化方式,将全部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四种课程类型,注重基础课对专业课的支撑性;每个专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优势、特色,遴选2—3个专业方向。在满足学生必修课学习需要的同时,开设大量选修课,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提升需要,有效开展因材施教;进一步强化专业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与交流,将企业急需的课程纳入课程建设。2017年,学校统一组织与企业开展课程共建交流与技术培训5次,并在校企合作共建班中实施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工作,全年共开发课程48门、编撰教材9本。

    充实实践教学体系。

    一是在总学时不膨胀的前提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和充实实践教学内容。不仅专业实践教学时数均高于教育部门规定,而且结合教师科研教研成果及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开发出适合于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和课程,鼓励有条件的专业更多地在实践环境下开展教学。各专业毕业设计真题率达90%,部分专业达全部;开展专业技能测试,确保学生能力严格达到毕业水准。二是注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按资源整合共享和衔接产业需求原则,大力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平台,目前共建各类实验室80个;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以创业实践项目为载体,建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学校被省教育部门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引导和激励,构建学生广泛参与的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注重校外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引企入校建设联合实验室、科研实验室或产学研基地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借此,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转化、创新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面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模式。

    实践表明,应用型大学转型升级必须开放办学、有效对接产业革命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知识符合度高,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界整合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经过多年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愈发深入,合作模式更加多元。

    模式一: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专业。

    如学校与“中软国际”“北京华晟经世”等多家公司深度合作,共建8个校企合作特色班,联合招生协同育人,其中4个获批教育部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项目。采取该模式的是受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影响较大的专业,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行业新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引入教学环节。特色班由企业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的实践教学,学校负责完成人才培养体系方案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理论与部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企业培养实践能力强、项目经验足的紧缺人才,达到共建共享互惠双赢。部分校企共建专业特色班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保障协议,承诺学生就业时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同期非特色班毕业生的20%。

    模式二:校企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如与ALTERA公司合作共建EDA/SOPC联合实验室,与泰克科技合作共建智能教学联合实验室等。该模式是将企业的科研和生产环境引入校内,建立“校中厂”,让学生不出校门即可体验、使用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习实训、企业项目引入、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共同进行研究和创新,实现专业与职业要求对接,提高学生项目开发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就业,达到以共建促共享。

    模式三: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主要是“3+1”模式下的合作,即学生在校4年中累计有不少于一年时间在企业按专业对接行业需求进行实习实训,即所谓“厂中校”模式。如广播电视专业先后与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新闻社、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主流媒体共建实习基地。

    模式四:共建产学研基地,这类基地可建在校内,亦可建在企业。

    如学校同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校内水质科学联合实验室,促进给排水、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3个专业融合发展,形成水—环—生特色学术研究方向,并联合进行项目研发或申报项目。大量学生参与其中,带动了3个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通过承接并完成实际工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校与亚旭电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合作IOT项目和WMS项目,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项目研发,极大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也为企业输送急需人才。

    三、构建更加注重应用型的师资建设体系

    转型发展,关键在师资队伍转型建设。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坚持“引进与培养同步,优化与提高并重”的原则下,着力提升教师能力与素质,构建了更加注重应用的师资队伍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