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思政课教学“潮”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限时二维码点名、四位数字点名法,利用手机教学平台进行课堂调研、发布教学案例、收集科研数据、促进师生互动和线上交流,线上线下变革开展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师生用“互联网+”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校园里火了起来,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5月9日早上7点50分,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151、152班的同学们争相用手机扫描投影在教室大屏幕上的二维码,原来他们是在完成“限时二维码点名”。这种新颖的手机点名方式被学生上传到网络后,被称为“点名神器”。

    手机点名的方式是该校交通工程学院卢小林老师的创意,于本学期初开始使用。“这种方式来自一个微信公众号,点名时将二维码投影到大屏幕上,学生如果30秒内没有扫码,二维码就会失效。”卢老师一边用手机演示一边说,“这个功能可以设置30至180秒,我选择了30秒,比较适中。30秒基本只够课堂上的学生自己操作,谁想‘好心’给没来的同学拍照发送一下二维码,几乎是来不及的。”

    “上了近三年大学,第一次用手机完成课上点名,同学们觉得新鲜又好玩,这不仅拉近了我们和卢老师之间的距离,还活跃了课堂气氛。”交通151班的学生曹小雨说。

    利用电子设备点名的还不止卢小林一人。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有“四位数字点名法”。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鹏在点名软件上开设班级,学生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邀请码加入班级。加入班级后,学生们输入数字完成签到。如果学生并未到达教室,即使通过好友渠道得知了数字,在签到时也会因他的GPS定位并不在教室而导致签到失败。这一做法去年秋季开学时在课堂上启用,随后在整个学院推广。

    “如今学生随身携带手机已屡见不鲜,如果能将手机与课堂有效结合,因势利导,也许手机进课堂就能变好事。”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张文雅说,正是她去年将这一点名方式引进了学院。

    老师卢小林更希望用新媒体方式来辅助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事实上,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发布信息的功能布置作业,并设定提交作业的期限,学生完成后从平台上提交。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手机改进教学方法,还可以进行课堂调研,为科研收集数据。”

    老师张鹏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发布教学案例等资料,促进师生互动和线上交流。

    他坦言,当前思政课课堂规模偏大,互动存在困难。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呢?该校把“互联网+”手段引入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为课堂注入活力。

    “我们利用‘翻转课堂’模式,老师将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提前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在上课前完成授课内容的学习理解,在课堂上师生再一起完成协作探究、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线上借助手机微信平台,学生随时随地发问,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线下借助实体课堂,学生围绕教师梳理提升的观点分成小组合探讨问题,实现了教学的移动终端化,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张鹏介绍。这种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变成知识的自主学习者,思政课堂也“潮”起来了。(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何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