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搬迁谋发展 劲风满帆启新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华北理工大学坐落于环渤海中心城市——河北省唐山市。2016年,这所百年学府整体搬迁至唐山市曹妃甸新城。目前,它正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博大的前沿科学研究魅力,为莘莘学子打开智慧之门、铺就理想之路,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谱写着新的篇章!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理、经、管、文、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留学生教育、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教育类别和层次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为河北省政府部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河北省政府部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共建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光阴荏苒,带走的是旧式的阁楼庭院,留下的却是宝贵的历史积淀。触摸它,一种百年的沧桑顿时化作一股股热流充溢在激动的心田……虽然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但不屈的灵魂和与时俱进的品性让华北理工大学历经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时期,作出了一次又一次转折性改变,收获了一颗又一颗丰硕的果实。 

    百年传承 实力雄厚 

    华北理工大学是2010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而成的。河北理工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学门,1958年建校,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系成建制并入,曾沿用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等校名;华北煤炭医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26年的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63年开始本科建制,曾沿用唐山煤矿医学院、河北医学院等校名。

    学校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遭受灭顶之灾,人、财、物损失惨重。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师生们擦干血泪,挺起脊梁,再次创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恢复重建,学校在地震的废墟上再度崛起,崭新的现代化大学屹立在冀东大地上,办学水平和科研实力蜚声海内外。今天,保留在老校区内的地震废墟遗址就见证了震后师生员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不懈追求的精神。不管来自何方或者何种身份的参观者,来到这里都会从心底里肃然起敬。这里,已经成为鼓舞一代又一代华理人坚定信心、战胜困难、超越自我、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2013年6月,河北省政府部门作出了将学校整体搬迁至曹妃甸的重大决定。2016年8月,华北理工大学曹妃甸新校园正式启用,学校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华北理工大学的合并与搬迁,使得学校的办学资源、办学条件得以重组提升,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师资力量更加雄厚,并跻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行列。无论办学规模、专业数量、学科层次,还是校园软硬件设施,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使学校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高度,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条件优越 特色鲜明

    2016年8月,学校规划占地4500亩、总建筑面积103.6万平方米的国内一流现代化智慧校园正式启用,建有一流的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CAD中心、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和网络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 拥有纸质藏书23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2个,数据存储量达70TB,通过创建学科空间,实现了“学科一站式”服务。学校主办有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类等5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学校拥有隶属附属医院和非隶属附属医院25家。

    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00多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学校有双聘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别人选、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高端人才、燕赵学者、省管专家等优秀人才100余人。现有各类在校生7.9万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5.1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8万余人。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新型交叉的学科专业建设原则,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学校现有94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冶金工程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工程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拥有10个国家级别特色专业,18个国家部委和省确定的重点学科,18个国家部委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工作部署,系统推进“3433”学科群建设工作,重点建设冶金与材料学科群、矿业与安全学科群、职业卫生与安全学科群3个强势特色学科群;大力发展化工与环境学科群、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群、先进制造与装备学科群、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群4个重点优势学科群;适度拓展经济与管理学科群、人文法学与艺术学科群、信息与计算学科3个基础文理学科群;积极扶持生命科学学科群、海洋科学学科群、脑认知科学学科群3个新兴交叉学科群。

    教学严谨 人才辈出

    学校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业绩突出,在国家、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多个行业主管单位的屡次评估、验收、考核中都得到充分肯定和褒奖。学校先后在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国家教育部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研究生教育评估、教学管理评估、成人教育评估中均获得优秀。这些荣誉和成绩的取得一次次彰显了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同时,学校不断加强质量与改革工程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多人;拥有8个国家和省级教学团队,54门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精品课,9个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3个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和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近5年,学校入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卓越工程师和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获得多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国家级别和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经过多方努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和拔尖人才。近5年,学校每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达1.5万人次,获得国际、国内奖励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别以上奖励26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达到1278项。学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E检索3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学校荣获“2012—2014年度国家级别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先进单位”称号,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2012—2016年)中,学校在本科组Top300榜单上位列第136位。学校培养的10多万名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已成为冶金、矿业、重化工等行业总经理、总工程师的摇篮,煤炭行业高级医学人才、职业病防治业务骨干的摇篮。学校毕业生具有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适应社会需求等特点,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

    注重科研 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开发立地、创新实践树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实施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国防军工科研“三路并进”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科研水平,以学校整体搬迁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了校内外科技资源,在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科研队伍和科研团队的建设、省级优秀创新团队和河北省百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方面开拓创新,搭建了更加广阔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学校大力开展内涵建设,科研、科技开发工作硕果累累。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15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别项目181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亿元;学术论文SCIE检索131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8篇;获得专利授权1639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474项。学校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高品质钢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安全、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利用、生物分子组学、工业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之中,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产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确立了4项行业标准,基因组信息学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自然》《科学》等权威杂志上发表国际性高水平论文50余篇。

    学校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校办企业理工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是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ZLRJ智能弯管流量计系列高科技产品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其专利荣获“全国专利新技术发明博览会”金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

    开放办学 产教融合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领域和内容,建设引领学术前沿的国际合作平台。经国家汉办批准,学校与匈牙利佩奇大学合作建立中东欧地区首所以中医为特色的孔子学院——“佩奇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成立“匈牙利文化交流中心”;与佩奇大学共同举办“中—匈医学论坛”;与匈牙利针灸康复学会、赛格德大学、德布莱森大学共同承担中—匈政府部门间科技合作项目6项;获教育部门批准与德国海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项目;先后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美国佐治亚瑞金斯大学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学校有各国留学生200余人,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学校还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唐山市14个县(市)区和30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河钢集团、开滦集团、首钢京唐公司、冀东水泥集团、唐山陶瓷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成为河北省重要支柱产业技术创新的基地。

    绘制蓝图 共谋发展

    整体搬迁后,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实力、打造国内一流大学是华北理工大学摆在首位的目标。为适应教育形势的新发展,满足河北、京津冀协同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华北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多年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的成果,根据形势需要,着眼加快发展,积极研究和探索新的办学之路,全面推进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将跨越式发展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奋进。

    学校整体搬迁已近两年,站在历史的新高度眺望,华北理工大学崭新的身姿已跃然呈现在世人面前,它宛如一颗镶嵌在渤海湾畔的璀璨明珠光鲜亮丽、引人注目……这是学校办学历史的里程碑,是社会繁荣昌盛的结晶,更是这所百年老校跨越发展的新契机。

    回溯历史,历经磨难,百折不挠;展望未来,与时俱进,追求卓越,更加宏伟远大的蓝图展现在眼前。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党政班子一定能够带领全校师生,继承光辉历史、发扬光荣传统,秉承“学术并举、崇术重用、依托行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恪守“明德博学、勤奋求实”的校训精神,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兴校、质量强校”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力谱写华北理工大学的新辉煌,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