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性人才培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8-06-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源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亟待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责任担当”。

    安徽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教育部门与安徽省政府部门共建高校,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作为办学宗旨,将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学校的办学之基和立校之魂,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地域文化资源,不断探索与实践“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新性人才”,提出“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传承办学历史传统,构筑文化育人平台,丰富大学文化载体。

    作为安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当时省会安庆市。抗战期间,学校被迫西迁,并一度流散,1946年复校,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迁至芜湖,几经调整,学校于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复招生。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学校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建设行列之后,更是实现了跨越发展。

    建校90年来,安徽大学始终坚守着大学的使命与真谛,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以文化人、特色兴校,通过20余年“211工程”建设,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的比较优势,已成为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光荣的办学传统、厚实的办学基础、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显著的办学成就得到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天的安徽大学,正紧抓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机遇,向着“国际知名国内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学校现有4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校园面积达3200余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1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50余万册。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教学人员160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90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各1名,教育部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青年学者1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名,国家和省级教学名师25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名,国家“万人计划”1名,中宣部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1名,入选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2名,入选“皖江学者”14名,入选安徽省“百人计划”6名,入选安徽省“外专百人计划”8名,享受国家和安徽省政府部门特殊津贴的专家139名,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120名。在校生规模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生21800余人。

    学校现有1个学科群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有2个国家级别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获得国家CMA计量认证的现代实验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别“2011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有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2个国家级别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4个国家级别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地方建设输送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分别与省内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学校是外交部门选拔录用公务员定点高校,为外交部门输送了众多专门人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3所孔子学院,建立海外“中国中心”7个。

    2018年9月16日,安徽大学将迎来90周年华诞。谨此,我们向长期以来关注、关爱、关心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校友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安大人将继续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为全面提升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凝聚更加强大的“安大力量”,作出更加卓越的“安大贡献”!

    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 以广博情怀树立文化育人新理念

    营造以境化人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讲好中国、安徽、安大故事,自觉担当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任;构建承载文化理念的校园景观,如独秀大道、适之楼、行知楼、文典阁、名人墙、首任校长刘文典纪念室和纪念雕塑、杏坛广场的孔子雕像、各教学楼内悬挂的体现徽风皖韵和学校特色的宣传画、桔园广场首届毕业生纪念雕塑等,让学生耳濡目染,自觉接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文化传播与宣传途径,不断拓展网络文化育人空间。

    构建“三融入”教学模式 以创新思维探索文化育人新途径

    重视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融入制度建设。1929年2月1日第77次省府会议上通过的《安徽省立大学组织大纲》提出“实施三民主义教育,发扬文化,讲求学理,以期造就新中国之学者及建设人才”。1930年《省立安徽大学组织大纲》提出“本大学根据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以研究高深学术,阐扬中外文化,造就专门人才为宗旨”。立足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始终处在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1999年,安徽大学获批成为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11年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安徽地域文化研究,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之后学校陆续颁布《安徽大学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办法》《安徽大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等,规范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创新性人才培养。

    优化培养方案,完善课程设置,融入课堂教学。2015年之前,安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哲学与思维构建、历史与文化传承、文学与艺术审美、社会与经济发展等4大系列、6个学分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2016年,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藏书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选读”“文物中国史”“中国茶文化”“安徽文物与考古”和“安徽大学校史与文化”等200余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涵盖哲学思辨与伦理规范、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经济发展等4大系列,近2万人次参加了课程学习。其中,儒学·人生·社会、徽州文化等课程被列为国家级别精品视频公开课向社会开放共享。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提出要把文化知识介绍和精神智慧挖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识经典—进入经典—解读经典—掌握经典—运用经典”。此外,学校还联合科学出版社支持建设了《儒学·人生·社会》《京昆艺术与中国文化》和《中国茶文化概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

    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安徽大学通过丰富大学文化载体,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通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以学术科技节、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庆学术活动月、文化艺术节为主体和以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为补充的常年文化活动品牌,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确保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头脑”“进行动”,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创新“三结合”教学手段 以多种渠道汇聚文化育人新资源

    研究与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发挥安徽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院、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桐城派研究中心、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等“一院三中心”文化研究机构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新路子,为本科生讲授“徽学与徽文化”“中国家族文化”“中国茶文化”“徽州文化”“桐城派十二讲”等高质量课程。发挥“项目+竞赛”对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激励作用,2015年学校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计划项目”,资助经费10万元,立项支持了“《论语》选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推进与融入研究”等10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校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经费25.6万元,立项支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的皖江戏曲研究”等25个国家级别项目、“灵璧钟馗画传承、保护状况的调查与研究”等10个省级项目和“省级“非遗”——凤阳凤画的传承与保护调研”等2个校级项目。2011年学校启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经费33万元,立项支持了“朱子学与徽州文化研究”等33个项目。依托上述项目,学生在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试论江淮群舒故地出土原始瓷》《岳西高腔艺术传承中心的运营现状与经验借鉴》《传统礼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系辨析》等86篇。发挥“报告会+活动”对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推动作用,迄今为止,学校面向本科生举办了13场次磬苑学术对话、9场次徽学论坛、80场次文典大讲堂、111场次“阅读经典”系列活动,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智慧及其当代价值、迈向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故事——政治经济学的叙事、徽商与明清文学、朱光潜区分“美学”与“美学思想”的意义、昆曲是有美感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源与根——由“文明的冲突”说起等,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学校还通过利用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

    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走出去,建立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实现实践育人。目前安徽大学已建成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如与黄山市徽州区政府部门共建了综合性的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徽州区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及其他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学习、科普调查、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素质拓展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左靖老师带领学生在黟县碧山村挖掘与记录“黟县百工”“徽州百工”等优秀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完成并完善了55项民艺记载,在此基础上,于2015年至2017年9月,相继出版了《碧山》系列杂志书6—10辑;2016年6月,出版了《百工》第1辑,其中《黟县百工》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部门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走出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请进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实现以文化人。学校依托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文明礼仪、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验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641场。通过开展暑期读书征文、民俗文化展览、主题演讲、经典诵读、文艺展演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有计划地邀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高雅艺术进校园,将民间工艺和艺术、“非遗”等资源引入高校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如学校资助经费50万元,立项支持了“徽州百工”田野调查实践教学、“梦回徽州”等安徽大学素质教育(艺术)实践成果作品展、“当涂民歌专场讲演”和“皖南皮影戏走进校园”等。多渠道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实现环境育人。通过校报、电台、电视台等重要媒体和微博、微信、博客、易班、微电影等网络媒介,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华文教育基地和孔子学院,发挥对外交流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如在留学生中开展书法、茶艺、剪纸、武术、戏曲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培养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在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庆典之际,学校青年艺术中心以徽文化元素作为主要载体,通过中国传统戏曲、安徽花鼓灯、民族乐器、民歌小调、舞蹈、歌曲等形式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展现了具有人文特色的“美丽安徽”形象。